臨死前還不忘老皇帝的交代要保護公主,留下遺言讓小公主安寧接他的位子任禮部尚書呢。
這老爺子要死了都還想著官家的事,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趙曉兵將月橋找來和安寧一起商議,讓她代表新宋中樞親自去操持李植的喪事,相當於後世的治喪委員會主任。
遺體入殮時要覆蓋新宋國的國旗蓋棺,在安福寺擇地下葬。
算是新宋對國之重臣的禮遇。
吩咐社會部立即將安佛寺擴建,預留公墓土地。
隨後,他在丁輔召集大家開會,詢問李植的喪葬意見時說了這個新式喪葬法子,但李家要將李植的遺體運回老家安葬,這叫祖宗傳統的葉落歸根。
最後,大家一致透過在安福寺為他建衣冠冢以示紀念。
趙曉兵說李植為國事操勞一身,廉潔奉公,鞠躬盡瘁。提議格外支付一萬貫錢的安家費給家屬,大家都沒有意見。
只是缺了封號什麼的就沒有辦法了,這是新宋共和國,沒得皇帝給他追封。
他把古月橋喊住,讓他在《新宋旬報》上撰文祭奠李植,將他樹成新宋的立國功臣。
丁輔很滿意,諸公都點頭應許。
操持完李植的喪事,新宋軍已經在邊境外開打了。
鄧錫勝進駐了臨安、福州,孟文傑進駐了廣州。孟珙的大軍進逼鄂州,各地偽軍紛紛開門投降。
陳吉林,李興志發起鄭州戰役,目標直指鄭州,許州和唐州,蔡州,策應餘街穩定淮南。
關中的新宋軍主力已經完全跳了出去,將主戰場擺在了敵佔區,決心在中原與蒙軍決戰了。
巴圖和彭措作為先鋒的兩隻騎兵已經出發五天了,還沒有訊息,老曹早就坐不住了,趕去關中坐鎮,畢竟近十萬騎兵出動吶。
還有三十萬大軍發起的鄭州戰役,那麼大的軍事行動還是靠近點,再靠近點指揮心裡才踏實咯。
軍人的心態就是這樣的,當年他還不是惦記著,猴急猴急跑到前線呢。
這次給北上軍團的任務是出武威,九原城直奔和林,尋找蒙軍主力決戰,搶奪、摧毀其戰爭資源。
而甘肅的趙曉軍則同步發起了清掃甘肅北部蒙軍據點的行動。
他要將所及的水草地全部納入自己的版圖。
將蒙軍徹底趕出沙漠以南地區。
當然,這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的拉鋸時間,但是至少能保證他的甘肅境內相對安全了。
趙曉兵見安寧心情不佳,去她屋裡陪著說話。
商量了一起出去溫江,雙流走走看看,督促楊柳河的整治。
兩人先去了溫江的舒家渡,再到雙流的擦耳巖,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修渠築路大軍。
老百姓聽說公主來咯,準確地說是前朝的公主來咯,都是爭相靠前觀看,要一睹公主芳容。
有的只顧看人忘了腳下,竟然撲通撲通的掉進了楊柳河裡,爬起來還樂呵呵地繼續打望公主。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