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計程車兵體質好,不畏生死的勇猛,他真不敢相信是如何對陣殺敵的?
他聽聞孟家兒郎少時習武,一直隨軍征戰沙場形成了傳統。
再看著還不到五十歲的老孟已經盡顯疲態,他感到非常惋惜。此人常年征戰,奮勇當先,身上傷痕累累,再加上近年的流年不順,身心俱損了。
老曹說上半年蒙古吃了虧,估計現在馬牛羊肥了,要下來報復。
老孟點點頭,說道這裡面,他算是江湖老司機了,定然是知道蒙古人的習慣。
趙曉兵說我等不妨來個內緊外鬆,一邊積極備戰,一邊去南方視察。
他看到這位為帝國鞠躬盡瘁的忠勇之人落得如此境地,心裡是滿滿的惋惜,若不加以保護,恐陽壽不多了。
於是,他邀請孟珙一路去考察穆家川,靈渠,廣南西路,不希望他再為戰事奔波勞累了。
然而,話剛說完,就見他一臉的不高興。
這就是趙曉兵的直爽和孟珙的誤會了,他是什麼都沒考慮,只是在想為他減壓。
老孟肯定是認為他來削權了。
曹友聞趕緊在邊上做起了解釋。
等老曹說完,他說孟將軍連年征戰,受傷不輕,何不讓年輕人挑起擔子,我等一起送他們一程,自己也可以好生歇歇,調理身體。
“趙尚書欲讓某交出兵權?”老孟重重地問道。
“非也,只是建議孟將軍排程妥當之後授意臨機處置。我等放手讓屬下施為而已。”趙曉兵說。
曹友聞接著又解釋北邊幾個路都是這樣的安排的,是該讓年輕人擔起擔子了。
聽了兩人你來我往的解釋,他的氣才消下來。
仙人闆闆,這是在為他好啊,沒想到會有如此反應,看來這人與人之間還要多做溝通才行。
老曹說他倆明日啟程,取道長沙南下,孟公可自行選擇去留,兩人告辭回房休息。
次日起床和曹友聞見面後,趙曉兵說不按孟將軍身體如此之差。老曹說他每次出征都衝鋒在前,受了不少的傷,留下了老疾,加之一直不順手,自然差了。
他說本想再勸他去羅城治療的都打消了這個念頭。人心難測,不知道他會怎麼想。
老曹也說是,緩緩再說。
荊湖路剛剛回歸,萬一他在治療中出了變故還不好收場了。
早飯時,孟鞏說已經安排妥當,要和他們同行,趙曉兵自然高興,邊走邊談嘛。
三人一路沿江而下,這些地方常年戰亂,整個社會都在為戰爭輸血。到處是饑民,和成都相比差十萬八千里了。
三人來到長沙,孟鞏看到城門口瘦骨嶙峋的饑民扎堆,奄奄一息等待施粥,提出抓緊送糧下來賑濟災民。
趙曉兵說糧食肯定要運來,夔州已經出來十萬石了,馬上還要運來二十萬石,但不是這個賑濟法。
孟珙聽著心裡有些不爽,質問趙尚書該當如何,難道不聞不問,放任自流?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