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二十日之後終於抵達波米,西蕃地區各大軍政要員都到了,他老丈人也趕了過來。
李水泉將擁軍的遺書交給了他。
他說這不是秘密,讓兄弟們先傳閱。
大家見過面後,他說大家都累了,先休息一晚,明日再談。
等他看完擁軍絕筆,才知道原來尼池戰役是多麼兇險,損失不是一般的大。
擁軍的副手犧牲,他本人深受重傷,師部警衛團幾乎被打殘。
從這一方面也看到到了汪家軍的戰力不俗,在得到新式武器的武裝之後戰力直逼新軍主力。
這人和事不能相隔,他在成都就只能從鴿子翅膀上帶回來的巴掌那麼大一塊紙片上了解遠方的情況。
寫的仔細點了解得詳細一些。寥寥數語就只能知道個大概,與實際情況就相差天遠了。
擁軍的遺書裡請求任命總教導員錢進為軍長。
此人在他受傷後竭力穩定部隊連續作戰,指揮有方,平定西蕃功不可沒。
最後說他自己是個孤兒,如今已不能回去,請二哥代為照顧妻小。擁軍兩個兒子,大的十二了,小的才六歲,都在漢中將軍府。
趙曉兵看完書信後久久不能平靜,他能想象得到當時的危險程度,是擁軍硬撐了下來。
信中還給他認錯,說他對西蕃形勢估計不足,路途遙遠,糧草物資運輸極其困難,戰士水土嚴重不服,只算行軍犧牲和重度傷員,減員就達到兩成。
當初就不該冒然報告出征,拖累趙曉兵的立國大計了。
要不是趙曉兵傳信給他,迅速出擊拿下山南,讓部隊得到糧草和輪換修整,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玉嬌帶著他老爹進來了,汪家軍叛亂和新軍廝殺,他老丈人帶著手下再上來支援,和汪家叛軍廝殺。
尼池戰役某種情況上講一半都是自己人在和自己人廝殺了。如何不讓人心疼、心寒。
老丈人檢討自己對不起新軍的兄弟,竟說他哪兒也不去了,就在匹播城為胡將軍守墓。
叛亂髮生後他非常震驚,親自上陣殺了叛將,總歸鑄下大錯,難辭其咎。
主要是他心裡再也放不下了。
趙曉兵怎麼勸也勸不住,只得依他。
次日上午,趙曉兵和錢進談話,肯定了他的工作能力,任命他為第五軍軍長,統帥西蕃駐軍,要他加強部隊思想文化教育,全面穩定西蕃局勢之後再圖發展。
接著他召見水泉,任命他為副軍長,其他缺位逐級提升。
下午召開了西蕃軍政工作會議,首先全體起立,為勇軍默哀,向擁軍致敬。
然後趙曉兵全面肯定了西蕃戰役的勝利和參戰將士的功勞,要求徵西將士繼續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紮根西蕃,建設西蕃。
他給將士們總結,說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顧大局,講政治。
這是他在新軍的工作會上第一次提出‘講政治’這個新名詞,他要求第五軍的廣大將領和戰士要繼續加強學習,堅定不移地服從中樞的決策,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