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喊:“登安,去將鎮裡的李祥英叫來。”趙曉兵去桂花樹下蹺起二郎腿曬太陽了。
“姑爺吃啥子茶?”穆欣的丫鬟問他。
“來杯竹葉青。”
他端著茶喝了兩口,李祥英就來了。
丫鬟給祥英送上茶碗,“現在漢中,關中,馬湖都在辦報紙,我想整頓一下。”趙曉兵說道。
“二哥準備如何做?”
“請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呢。”
李祥英想了一下說:“某以為,當叫他們派人回來商討辦報為何,把方向找準就好辦了。”
趙曉兵覺得李祥英有頭腦哦。
“如此,便傳信叫他們回來討論。官府辦報當然是要為官府服務的,這個是立足點。你們好好商討一下,方便的話我也參加。讓保寧府,康寧府也派人來。”
“嗯。”李祥英答應著。
“汪明華來鎮上,我還沒見過,你回去讓他過來一下。”
“哦。”李祥英放下茶碗告辭離去。
穆桐笑眯眯地進來了,他問穆桐撿到金子了說,那麼開心。
穆桐說他生了女兒,來討個喜。
趙曉兵想起上次漢中做金鎖時還多做了一個鳳凰首飾,正要取來給他,馬上又坐下來。
他說:“準備有,得你妹妹來給了。”
穆桐馬上沒勁了。
趙曉兵說他:“別一天到晚就想著生娃,你的水師船隊建的如何了?”
“兩百艘船了,還不夠?金沙水,岷水,還有嘉陵水上都是我們的船了。”
趙曉兵聽著笑了,好東西永遠都不夠。
他說:“你這叫小富即安,土財主意識。再過兩年,說不定北蠻會佔據秭歸,長沙什麼的,到時候水路就斷了,眼睛要往南邊看,西邊看,還得想辦法呢。”
“哦。”
穆桐聽著愣住了,他恐怕還沒有想到這重慶以下的大江水路會有被截斷。
此時,汪明華來了,他叫穆桐回去好好謀劃。
“說說看,有什麼體會?”等明華坐下他問。
“執紀三年餘,終覺人治味太濃也。”汪明華喝了口茶說道。
他感覺只是比其他地方好多了,貪腐遍地都是,只不過是大小,多少的區別而已。
這兩年羅城周邊的經濟發展快,各級單位、企業掌握的資金越來越大,鋌而走險的大有人在。
趙曉兵笑了,他說華夏曆史以來就是人治,當今的社會人治味自然很濃厚了。
他給汪明華講:“得從制度設計上找原因,當前我們處在朝廷和新軍管理雙重標準之下,朝廷命官查證屬實後只能交由官家處置,而官家處置時間跨度長,處罰輕,自己任命的官吏處罰偏重,受罰者剖有意見,是吧。”
汪明華點頭答是。
他覺得官家對朝廷任命的官員處置太輕了,他這裡至少要將犯人的違法所得沒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