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得了木青青的提示,心中已有打算,便問:“知府大人是何主意?”
通判說:“知府大人以為,欲根治民亂,尚需細細治理,徐徐圖之。得知將軍南下,著某與商議也。”
他說:“小子以為然。”
“制置司趙大人臨走交代在下駐兵於此,整治民亂。當下情勢如何?”趙曉兵看著王平問道。
王平馬上說:“回大人的話,留元壩,復興場一帶匪徒已經肅清,其餘地方尚在清除中。”
“知府大人以為,合州可將各級官吏遣回履職,以利持續恢復。”通判道。
“那是,那是,且與保護屬地官員平安履職。”趙曉兵說道。
“某聞原任官員中有欺上瞞下,魚肉百姓者,致使此地民不聊生,暴民嘯聚山林。新軍正查案,都遣返回來,正好弄個明白,消除民怨。”趙曉兵對著王平說道。
通判聽了臉色變得很難看,但是趙曉兵只是說要調查,也不違制。
“如此甚好,某便回知府大人話。”
“大人請便,新軍駐紮之兵餉亦請稟報。”趙曉兵不管他那麼多了,既然想來要地,那他肯定要喊給錢。
馬格逼的,橫了。
通判答應著,大家開始吃酒,趙曉兵沒了興致,又是水酒,喝了個微醺便告辭。
趙曉兵上了王平的軍船,問他進展如何?
他說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他叫回頭請羅城的專家過來走走,看看哪裡有寶貝要撈到手,別整的白忙活一場。
老百姓請願的無良官吏還確實要查,朝廷遲早要派人下來的,不加以整肅,到時候魚肉鄉里,新軍還成幫兇了。
趙曉兵叫他抓緊組建聯防隊,將羅城,漢中那邊需要安置的傷兵調過來,還要求各個聯防中隊必須安排一名文化教員,加強思想教育和紀律約束。
船到瀘州,水師攔下船隊,說是瀘州知府請吃飯,趙曉兵只得再上岸,去瀘州城裡最大的酒樓,得月樓吃飯。
知府早已帶著三個通判在包廂裡等候,待他落座後,小斯送上來今年新制的竹葉青。
趙曉兵很納悶,是誰告訴他們他喜歡喝竹葉青茶的,解開茶蓋,茶香撲面而來,頓時感到神清氣爽。
他品了一口放下茶碗,再次感謝知府的盛情款待。
這次播州平叛,制置司趙彥吶親自坐鎮,瀘州是出了大力的,酒菜上齊後開席,知府大人帶著三個通判敬他,說他“智慧年少,前途無量。”
趙曉兵聽得多了,直回謙遜之詞。
他帶著王平專門敬知府大人,感謝瀘州對新軍的支援。
知府請他的羅城修造局來幫著建新街,趙曉兵答應,說馬上安排下來謀劃,叛亂平息,瀘州安穩,是該考慮發展的時候了。
新軍也該減少在瀘州的駐紮。
宴席過後,他說:“依趙大人令,新軍鎮守江南,日後瀘州只駐水軍和兩千千步軍,還請大人照拂。”
知府大人哪裡敢怠慢新軍,又是減少駐紮,節約開支,何樂而不為。
自是答應得乾乾脆脆。
兩廂辭別,趙曉兵和王平回到船上,繼續上行,他叫王平按照方才與瀘州知府所說調整兵馬駐防。
他覺得,就像那合州知府一樣,與其讓別人提出來,還不如自己主動,大家都開心。
到了南溪,王平請他去岸上休息,他說算了,直接回犍為。
軍船一直不停地上行,酒後的他有點頭暈,躺在軟塌上任由船兒搖晃。
醒來又是一個清晨,他問到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