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說:“拿下關中,將函谷關這個大門關上,我們就可以緩口氣了。”
“你是不想那到嘴的肉被蒙古人給弄到地下咯。”易山呵呵呵地笑了。
“是啊,漢中經濟已經在開始恢復,要是讓他們再來折騰,我真的有點蛋疼。”趙曉兵需要漢中發展起來養兵,他心裡急了。
“這段時間窩闊臺正在中原折騰呢,媽的,金人也是,蒙古已經打的他們不要不要的了,他們還在窩裡鬥呢。”
“這個就是應了那句話叫做什麼:要作死,攔也攔不住。你看著嘛,他們還要陰謀攻我朝呢,孟珙會打敗他們的。”
“就是孟珙不行,你現在漢中的人馬也足以滅了他們,曹友聞應該看得出來,你那幾仗打得很輕鬆。”
“打汪思賢那場他肯定看出來了,連我都沒有想到新式軍隊如此厲害,只是曉軍的一個旅就敢硬抗他們。不過,那又怎樣?他應該知道我們是在幫他。”
幾場戰役過後,他有個總體認識了,那就是他的新軍只要以旅級規模出場,可立於不敗之地了。
過去有個說法叫金軍不過萬,過萬則不敵。後來又是蒙軍不過萬,過萬則不敵。
現在可以說岷江軍不過萬,過萬則不敵了。
趙曉兵喝了口酒,有點嘚瑟地說著。
旋即,他又憂慮起來:“其實新軍過早形成戰力,暴露實力不好。不說別的,就是自家兄弟,王飛,楊展他們都在蠢蠢欲動,去年就找了陳麗穎吹風,要打寶雞了。”
“這個就是你還沒有轉過彎來了,他們的觀念還停留在拉桿子帶隊伍,看到如此強大的軍力當然信心爆棚咯。”
這幾爺子只要能打勝就行,哪怕一萬人拼光,只要剩下一名掌旗兵,也算贏,他們不考慮後果的。
易山接著再說:“不過現在打寶雞時機還不成熟嘛,打了寶雞控制不下關中,蒙古人醒來,強化佔領反而麻煩了,得有實力控制關中時再一鼓作氣拿下。”
“就是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可他們不一樣,再拿曉軍來說,他心中裝著仇恨,手裡握著大軍,還覺得能輕鬆幹過人家,不想打才怪了。最後把我們自己暴露出來,哪天變成皇帝盤子裡的菜就瓜起逑。”
“所以你要把他們拉回來上政治課了哈。”易山和他慢慢聊開來了。
“還有啥子辦法,只有藉助你師傅的名頭來壓壓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繼續著。
趙曉兵說:“趙言吶這回坐鎮嘉州,應該是撈取最後一份功勞,我估計他想去臨安的樞密院了。”
“巴球不得他早點走,這種人留在四川只會害了你。”易山憤憤地說道。
“其實也怪不了他,有句話叫蟻多咬死象,要是真的闊端帶著五十萬人馬進漢中,我沒得把握打贏他。”
“五十萬?麻麻得,豁人哦,還別說五十萬人馬要吃要喝的,排成隊都要把陳倉故道填滿了,肯定是在吹牛逼。”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