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告訴李興志:“我們的任務在北雀底前面擋住敵人,堅持到明天早上,由青野原接戰。你和楊展,陳吉林商議,抓緊組織安排,就打給青野原看,打出我們岷江軍的威風。”
李興志領命而去。
這裡的山樑子七彎八拐的,還真適合打狙擊。
這一仗打到這個程度,如果他是速不臺肯定退兵了,他應該清楚,不是新軍主動撤退,他根本攻不進來。
趙曉兵在想,是速不臺不清楚漢中有多少兵嗎?
還是過於輕視南宋在漢中的力量了?
還是他寄希望於那幾千騎兵,迂迴過來幫他開啟仙人關?
答案肯定是後者,要說不清楚兵力,他探子那麼多,只需將制置司的情報搞到手就知道了,或許他們來往出使清野原制置司,就是在刺探情報呢。
那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得的還是拖雷的病,看不起這些宋兵。更不相信拖雷給他講的什麼岷江軍戰力強大了。
他以為八萬兵馬就可以無敵於漢中,註定將會失敗。
這次新軍上萬人參戰,將嘉陵江上的有利地形盡數用了起來,轟天炮在峽谷裡轟擊敵人,
在懸崖上轟擊敵人,
在大樹丫子上架起轟擊敵人,
蒙軍被沿途的地|雷和炮火炸得暈頭轉向,損失慘重。
第二天中午,槍炮聲越來越密集,楊展也下來了。
趙曉兵給他簡單交代後退向白雀底。
李興志和楊展組織人馬在中壩上下打了兩個狙擊戰,一直幹到天黑,重演了去年在虞關前的最後一戰,打的蒙軍走不動路,打的抄思暴跳如雷,交替掩護下脫離戰場,緩緩退出白雀底。
趙曉兵知道,他的兵再能打,但是接連這麼些天的高強度連續作戰,部隊也很是疲憊。
人,必須要有精神。
但只有精神還是不夠的,還是需要休息。
他讓李興志強化仙人關守備,調配好力量,先讓一部分進關休息。
楊展說他去仙人關,趙曉兵同意。
告訴他要防止敵人出邪招,還要聯絡著白水江那邊。
他說這一路下來,覺得北蠻並不可怕,雖有傷亡,但是北蠻傷亡更大。
趙曉兵給他講:他說好打?那五千騎兵如何看,沒見到速不臺又出奇兵了。
現在打的是防禦戰,沒有發揮出蒙軍騎兵集團衝鋒的優勢,將來到了寬闊的草原,你再說北蠻很好打,我就服了。
楊展好像明白了,笑呵呵的一邊忙去。
陳吉林回來告訴他已經偵查清楚。
趙曉兵說這次人不能多,就他們兩個,他說去20個,他們兩個執行任務,餘下的接應。
趙曉兵同意。
後邊的守關作戰已經沒有招法,他叫李興志和楊展做好戰場交接,回去睡覺。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