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又讓範書琴在這幾個地方新開了五通煤窯,馬踏石灰廠毛家寺豆製品廠,他將後世的豆腐乳,豆腐乾、豆油的製作方法交給他們去實踐,有了辣椒的加持,相信將來必定會成為暢銷貨。
初五,敘州知府,宜賓,榮德和井研縣令到來,這讓趙曉兵有點惶恐了。
人家一個知府親自上門。怎麼使得?
他拉起易山和李都保全程作陪,帶他們參觀了太子谷水庫,這裡已經常年為羅城小鎮提供水源了。
羅城人從水庫的上游,沿著山谷開鑿了三條人工河,將周邊的溝渠有機地連線起來,形成了一個綜合型的水利樞紐,羅城周邊已經做到四季有水,摘掉了缺水乾旱地區的帽子。
水利設施的建設為羅城的糧食豐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轉回來,又去農墾局一大隊看豐收的紅薯,敘州知府很感興趣。
紅薯屬於旱地作物,這個可以增加敘州百姓的糧食產量,解決溫飽問題。
趙曉兵告訴他那裡可以多種高粱,他全部收購來釀酒。
目前井研和榮德已經全是新軍的地盤,兩個縣的聯防隊實力強大,周邊宵小之輩望風而逃,社會治安良好,敘州知府一路走過來感受深刻,稱讚宜賓縣令找對人咯。
其實,一開始他對趙曉兵不打招呼,直接進兵茶葉坳,切斷羅漢坪茶馬古道是不滿的,斷了財路嘛。
但聽趙曉兵解釋,是為了斷掉大理支援叛亂的念頭,也就理解了。
並且,趙曉兵告訴他正在招募兵勇進駐蘭溪,往後還要建立水師確保大江沿線安寧,他聽到這些舉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回到驛館,趙曉兵拿出他的羅城1231來請諸公品鑑。
趙曉兵給他們建議幾個州縣一起來成立一個供銷合作社,將老百姓所需的油、鹽、米、茶、鐵器等生活用資源統籌,平價供應,既能賺錢,戰時又能平抑物價,還能將老百姓自家的特產收起來賣錢,穩定社會。
幾人都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井研還說先從他那裡搞起,
趙曉兵說回頭就叫犍為商會的白英豪去找他。
吃完飯又邀請大家去船型街看戲劇《穆桂英掛帥》,幾個大老爺看到旱碼頭熱鬧的社會生活簡直大開眼界。
對趙曉兵的認可又添了一分。
初六,白英豪來了,這個人天生就是商人的料。年紀輕輕就在犍為、嘉州商界豎起很高的聲譽
趙曉兵請他品嚐豆腐乳,這個下飯菜因為有陳輔種植的辣椒的加持,那味道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不擺了。”
趙曉兵告訴他羅城正在陸續開廠生產,兩個月之後就有貨。
不光是豆腐乳,還有豆腐乾,豆油,這些都可以長途販運的。
羅城的新產品越來越多。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