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趙曉兵和易山一起去研究所,穆所長很開心地告訴他穆欣現在能說會笑了,讀書很用工。
他說看到老爺子開心就好。
他問穆師傅軍工進展情況,
穆師傅說三一式步槍先這樣定型生產,羅城弓在汲取了神臂弓的製作技術後,經過不斷改進,箭矢縮短至五寸,略有加粗後射程200步以內可輕鬆破甲,精度高,已屬於當前技術之上乘,也定型為三一式。
穆所長告訴他,已經制作了精盾,棉甲若干,正在改進那投石車,霹靂車,試製迫擊|炮。
趙曉兵明白,真正擁有了迫擊|炮,就無需什麼投石車了。
他覺得穆所長說的都對,只是建議還要加速機械的製作。
有句話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這個道理,沒得好的工具,如何能製造出好東西來。
同時,對投石車的改進建議小型化,可拆卸,方便運輸,投射距離短一點也不要緊。
他走了一趟漢中,已經深切體會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了,武器裝備體積大了,重了,很不好運輸。
趙曉兵還是希望像迫擊|炮這樣的武器能研製成功。
這個東西體積小,威力大,運輸方便。
建議他試一試炮管口徑小,長度短,加工難度小的。
穆師傅贊同他說的先改善加工機械,這個很重要,射擊精度不高,氣密性不好,是制約槍炮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看來,新軍在一段時間裡還是要以羅城弓為主要作戰武器了。
趙曉兵叮囑穆師傅武器製造的流水線作業和軍工保密之後,和易山離開研究所。
易山告訴他,目前軍工師傅人數已經達到800多人了。
現在,研製,鋼鐵冶煉,製作和軍器生產作坊排滿穆家溝了,為此,穆家溝還單獨設立了保衛隊伍。
為了減小風險,他們已經將新軍士兵招募點都設在毛家寺和馬踏了,就是要把可疑人員儘可能地擋在外邊。
趙曉兵在想,科學技術總是不斷進步的,歷史上蒙軍好像在1233年攻打洛陽的時候就已經使用了鐵罐做拋射雷,洩露不洩露,敵人做出來都是遲早的事情。
兩人出了研究所去農墾局,陳輔高興地告訴他,辣椒種出來了。
趙曉兵看到了晾乾的紅辣椒,屬於朝天椒的型別,非常驚喜,有這個東西做菜就巴士了,將會帶來飲食革命呢。
他吃不得有胡椒的菜,上火還過敏,只是這朝天椒也太辣了。
陳輔說他有辦法篩選出辣味淡的種子出來。
辣椒的廣泛使用,趙曉兵十分期待,他知道,蜀地溼氣重,也是後世人們喜歡吃麻辣味的原因吧,但這需要時間,要一代一代地育種篩選。
看著這位鬍鬚半白的老人,真心希望他長命百歲。
農墾局一年來成就輝煌,不光是墾荒,建廠,單是輸送各類工人師傅就不得了。
他再也不擔心羅城人沒有飯吃,沒有衣穿了。
楊員外這個局長很自豪地告訴他,這一年農事順利,新品種產量提高不少,糧食儲備已經能保證吃半年以上,他的酒廠需要買新糧都可以直接在倉庫裡調取了。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