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了你這麼久,識得大體。”
趙曉兵思慮片刻道:“這樣吧,我們就地擴軍,你馬上趕去南鄭和王飛的三營匯合,協助他組建岷江軍第三團,維持南鄭治安,防守武休關。洋州知州高稼高大人忠義,有膽識,可找他尋求支援。”
趙曉兵坐下來寫了信函,交給曉軍道:“王飛任團長,你任副團長,打仗聽他的,明白嗎。”
曉軍興奮起來,連連點頭稱是。
他太擔心曉軍了,這個兄弟是個孤兒,若是被滿心的仇恨衝昏頭腦,那是非常危險的。
兩弟兄再喝兩口茶後,趙曉兵起身使勁擁抱了抱曉軍,又重重地拍了拍他後背,叫他好好休息。
第二天一早,曉軍就出發去南鄭了,趙曉兵洗漱吃飯,和曹友聞一起去青野原。
兩人來到中軍大帳前,等小校通稟進見制置使貴如元。
進入中軍大帳,得曹友聞介紹之後,趙曉兵再行施禮道:“犍為都監趙曉兵見過貴大人。”
趙曉兵一身新式軍裝打扮,顯得特別有精神。
貴如元非常讚許地對他說道:“早聞曹大人言,趙都監年少英才,果真如此也。”
“謝大人誇獎,實乃曹將軍抬舉小子也。”他兩人馬上哈哈大笑起來。
旋即貴如元又問他:“趙都監此次領兵幾何?”
趙曉兵答:“三千忠義岷江軍,二千五百徒步,已過陽平關,餘下五百押運軍械物資糧草,正由嘉州趕來。”
其實,在貴如元眼裡,趙曉兵的岷江軍根本談不上叫兵,不過是地方民團、鄉勇而已。
所以他在報告時特別冠以忠義岷江軍。
而且,趙曉兵一路看一路聽,他也漸漸明白了,這宋人也好吹牛逼不打草稿,比如說史書常寫某某為解邊患募兵三千、八千、一萬什麼的,都是虛數。
真正做實的極少,大概一來需要錢糧養兵,二來多有貪墨軍餉之苟且,三或許是寫書之人根據形勢估計的數額了。
因此,那貴如元聽了趙曉兵實話實說,自然十分的歡喜。
對他來講,值此非常時期,能得悍不畏死之士相助,如雪中送炭,又似深陷泥潭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還是個老實人吶。
他開口說道:“那鳳州尚缺兵馬都監,老夫便授汝兼鳳州都監,節制岷江軍助曹大人拒敵。”
呵呵,老貴這樣安排,無疑是讓他去送死了,那鳳州地處陳倉故道咽喉,還是前往午休和仙人關之要衝,已幾經蒙古軍殺戮,趙曉兵不知利害,還立即起身施禮道:“下官遵命。”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