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你想換多少都行,我家不少。再怎麼說我住著你的房子,咱的關系比他近。”
心裡話:你是我的親弟弟,說什麼我也得滿足你。雖然有點兒虧隊上的社員們,但明年就是大饑荒,有糧食吃已經不錯了,也算對自己冒雨搶收的一種酬勞吧!
“勇爺爺,還有,你家的玉米都是往哪裡賣呀?”
王貴勇:“年年都是賣給來收玉米的,是附近糧店上來收的。”
“我這個親戚還讓我給他買些,等你的玉米幹了,你能按收購價賣給我一些嗎?過了秤就給你錢。”
如果能在這裡買太好了:王貴勇是自己的親弟弟,無論價格高還是價格低,肉爛在鍋裡,現實、前世一家人,也就沒有吃虧沾光這一說了。
臘梅最怕的是人們欺負她年齡小,沒有大人跟著,大筆買賣,賣主在價錢、斤秤裡糊弄自己。
再說,三、四千斤玉米,她也無法在賣主的眼皮底下弄到空間通道裡。僱人運又得花一筆費用。
能以在弟弟這裡買,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王貴勇:“可以,只是這樣你得倒兩回手,不如你給我說個數,我留下,他來拉的時候,直接從我家裡拉就行。”
臘梅趕緊滿嘴跑舌頭:“他不知哪會兒來。咱還是把糧食先過秤,算好賬以後,放到我那裡吧!他多會兒來,多會兒拉,就不麻煩你了。
“不過,你得給我曬幹點兒,貴一分二分的也不要緊,別在我那裡發黴嘍!”
王貴勇:“這個不用擔心。潮了收糧食的也不要。你要多少?”
臘梅:“你有多少?”
王貴勇:“三千多斤不到四千斤吧!”
臘梅心裡盤算了一下:隊上的嫩玉米賣了兩千六百多塊,自己賣舊衣裳、倒騰雞蛋,賺了一千多,合起來也有四千來元,現在正是收購玉米的時候,不如全買成玉米。至於花銷,以後掙了再說。
“我全要嘍。”臘梅脆生生地說。
王貴勇見玉米一次就定出去了,也很高興:“那好,我曬的幹幹的,給你留著。這樣,我就不用擔心收到假幣了。”
臘梅一驚:“怎麼會收到假幣?”
“咳,你不知道,”王貴勇立時變得氣憤填庸:“現在的假幣防不勝防。去年這村裡有戶人家,賣了兩千多斤玉米,給的全是一百元一張的假幣。把老太婆都氣病了。”
臘梅:“沒報案?”
王貴勇:“當時不知道,後來存銀行去了,才檢測出來的。買玉米的不是本地人,早跑沒影兒了。咳!一年的辛苦全泡湯了。”
這是臘梅第一次聽說假幣的事,不由想到了自己所收的錢:“勇爺爺,假幣怎樣區別呢?比如說,賣東西的時候,買主給的錢,怎樣辨別真假?”
“我也是才聽孩子說的,方法好幾種,我只記住了一兩個。”於是,便把自己所知道的說給了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