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越平時也不是這樣的人,只因最近忽略了天和,導致內心有愧疚感,於是抓著這名學者,窮追猛打地問個不停。
“同性戀有什麼問題嗎?”學者說,“我現在覺得需要心理分析的人是您。”
關越:“……”
學者已經不想再理關越,禮貌告辭。
關越於是很方,最近這段時間,已經方得快變形了。
天和卻沒事人一樣,每天放學後在家裡做作業。關越開始去接他放學,有一次在外頭觀察他們的討論組,天和確實很少參與討論,每次同學看到關越,就朝天和說:“長腿叔叔來了。”
天和便笑了起來,收拾電腦,告別先走。
關越偷看天和的手機,上面閑聊的訊息,天和也很少回。
但他看見了天和與江子蹇的聊天內容,江子蹇問他英國怎麼樣。
天和的回答是有點想家。
江子蹇下一年就要來了,聽到這話便說:【你等我,我這就提前過來陪你。】
天和:【你把該唸的唸完再來吧。】
江子蹇:【關越沒陪你麼?】
天和:【他每天都很晚回家,在談戀愛吧。】
關越確實談了“幾個”女朋友,但那只是班上的同學起鬨,於是他們就在尚未確認關系的前提下開始seeing。這種“戀愛前的戀愛”,常常多線並行,每個人都接觸下,看看有無發展可能。而國外的這種戀愛文化,讓關越覺得相當焦慮,可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關越也只好入鄉隨俗。
他實在沒搞懂seeing的規則,班上的女生給他烘焙個點心,於是他就回送些小禮物,大家就像非誠勿擾一樣,各自在心裡狂按燈,奈何環境所迫,那盞燈怎麼搞都滅不掉。
關越把點心帶回家給天和,天和也不吃,就這麼放著,放過後扔了。
最後關越思來想去,覺得天和應該有一些除了自己之外的華人朋友。
“明天過年了,”關越說,“一起出去玩吧,參加華人的同學會。”
劍橋與牛津都給華裔學生放了假,天和不太想出門,關越卻堅持道:“多和中國人聊聊,你總是一個人在家做什麼?”
天和:“在家等你啊。”
關越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但天和還是答應了。
除夕日上午,三十來名中國留學生在一名富二代的家裡包餃子,貼上了春聯,很有過年的氣氛。
天和與大家打過招呼,與關越進門,摘圍巾。這家裡除了主人外,其他的人關越都不認識,大家也沒怎麼理會他們,看見就點頭招呼了下。
關越:“你會包餃子嗎?”
天和完全不會,不過看方姨包過,說:“我一包就露餡,不過我可以試試。”
關越說:“那我等著吃你的露餡餃子。”說著與主人到一旁去閑聊了,並不住觀察天和,希望他和中國人在一起,能稍微自如一點。
天和到了飯桌前,也不說話,拿起麵皮就開始包。
關越:“……”
關越本想帶天和來認識幾個中國朋友,發現他還是完全不和人說話,怎麼辦?
幸而有一名男生朝他笑道:“像我這樣。”
男生手把手教天和,天和便朝他點頭,兩人聊了起來,關越又覺得心頭莫名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