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平·馬特,查理二世的第四子,一個小妾生的兒子。
從小他就不受父親待見,各個兄弟也都有意排擠他,他們喜歡欺負丕平,所以這位四皇子小時候比較自卑、幾乎沒什麼朋友。
他的處境一直都很尷尬,跟兄弟們比、他的出身實在難以啟齒,母親的身份帶來卑微的處境,庶出跟嫡子沒有任何可比性。
而向下看呢?他又是皇室成員,也沒法跟下面的人交往太深,否則會有閒話的。
於是丕平這個人很孤僻。
他喜歡獨自散步、思考、讀書,而他的兄弟們則喜歡聚會、賽馬、打獵。
長大以後也是一樣,他喜歡跟政部的舊貴族們交流治國心得,而他的兄弟們喜歡騎馬打仗。
所以他長得矮矮胖胖,而其他皇子一個個人高馬大,孔武有力。
矮子丕平——這是人們掛在嘴邊的稱呼。
丕平明白,自己跟三個哥哥兩個弟弟沒法比,於是越發小心謹慎,他處處留意,不敢給其他人留下把柄。
隨著各自成年,丕平也越來越老實,他只是兢兢業業的幫助大臣們處理政務,從不插手軍事,所以在諸多皇子中最不起眼。
沒有兵權,就不具有威脅性。
皇子們在暗中爭奪繼承人之位,而丕平得以獨善其身。
他安靜的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並獲得了一眾舊貴族的好感,尤其是那些經常接觸的政部大臣,他們與丕平之間的關係日漸緊密。
然後在一個夏天,盧卡斯代表教皇來帝都為查理二世慶生,丕平與他相識了。
稍加接觸,丕平就發現對面這個人跟自己很像。
他的很多想法、只要稍稍一點,對方就能順著猜個大概。
雙方的溝通常常伴隨著愉快結尾,盧卡斯總是有一些富有創造性的點子,跟這位教廷來客的相處,讓丕平受益良多。
慢慢的,丕平也大膽了起來,他開始暗中培養自己的親信,但絕不涉及軍事方面,以求不被他人留意。
他的黨羽漸漸深厚,以政部的舊貴族為主,隱隱成為一股難以忽略的勢力。
各個皇子驚訝於丕平的嶄露頭角,但由於並未感到太大的威脅,所以只是稍稍多一點關注而已。
矮小的身軀成了最好的掩護。
可心中的野獸,早已被盧卡斯喚醒,對權力的渴望填滿了丕平的心靈,他對父親的皇冠朝思暮想。
只要戴上那個象徵權力的皇冠,就不會再受到欺辱。
只要坐上那個象徵帝王的寶座,就能挺直腰板做人。
慾望勾起心中的惡念,前半生受到的不公帶來充足的藉口,而政部貴族的支援更是源源不竭的動力。
一個宏圖在丕平的心中勾勒。
他要利用各方的矛盾成就自己。
這需要周密的計劃,而且容不得絲毫馬虎,丕平看到了教廷的膨脹、看到了諸侯的勢力、看到了大臣之間的互相攻擊、看到了中央和地方的相互牽制。
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透了一切,因為置身事外、所以看的透徹。
一個越來越清晰的制霸道路在眼前呈現。
實現丕平宏偉藍圖的起點,是第四次維京風暴。
那日、沃爾夫斯被焚城的訊息被快馬帶到帝都。
公元831年9月2日晚,維京人在沃爾夫斯點起大火,當晚德林法師帶著里昂侯爵逃出生天,並把訊息帶給駐紮在漢諾威的容克將軍。
容克在幾分鐘之內擬好了信件,並派遣快馬將此事彙報帝都。
經過兩天一夜的疾馳,9月4日傍晚,薩克森失守的訊息傳進帝都,丕平意識到機會來了。
他緊急聯絡盧卡斯,後者即刻利用傳送陣抵達嘉倫,兩個陰謀家開始了爭霸大陸的旅程。
丕平很幸運,查理二世得到訊息後召集大臣商議,而其中政部的舊貴族立刻把此事傳給了丕平。
所以他是諸多皇子中最先知道薩克森失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