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這樣能讓人滿足。
或者說、安全感?
人類總是在外物上尋找安全感,就像在玻璃上抓蝨子,明明一眼望去空無一物,卻非要虛抓過去,獲得一絲絲空氣。
更有趣的是、這一把空氣,真的能讓人心安吶~
這些倖存者就是這樣的心安,雖然依舊悲傷,但彷彿又有了許多希望,看著箱子裡、聞著架子上,竟然流露出一絲絲溫馨的氣氛。
就很奇怪啊、現在的氣氛竟然讓人感到些許的溫馨。
新的小營地竟然就這麼愉快的準備晚餐了。
就像盛開在奧斯維辛的雛菊。
它、或者說是它們,它們不該存在於這裡的,我是說雛菊、或是溫馨,它們應該像水中的魚一樣,去它們該去的地方。
而不是來改善某些值得紀念的角落。
我們說應當憐憫生者,但並不意味著忘卻死者。
這中間應當有個‘度’。
但人類這種奇怪、矛盾、又複雜的生物,恰恰是最把握不好尺度的存在,我們很容易沉迷一些事物,又很容易忘卻、或者說忽略某些事物。
比如、愛。
若你真的執著於它,那便格格不入,世界便容不下你。
就像此刻的伯爵。
眾人都在準備晚餐了,只有他還緊緊的抱著亡妻,彷彿‘不太合群’,但又沒人敢去招惹他。
於是學會忽略它、忘卻它。
沒錯、絕大多數人選擇‘隨大眾’,他們像身邊的雪花一樣翻滾而下,卻不願承認自己也是造成雪崩的一員。
於是人類學會了融化。
我們可以彙集到一起,徜徉大海,我們再也分不清孰是孰非、孰善孰惡。
因為我們就是善惡。
我們就是組成大海的一員。
直到有一天、世界不再能承受我們的壓力,它會崩塌、會瓦解,最終走向下一次冰河世紀,地球也得以修復自己。
而我們、又變成了冰封的雪花,重新踏上永無休止的輪迴。
我們都是冰,或化水、或化氣。
但誰也逃不開這套輪迴。
人類玩弄著自己、並樂在其中。
最終得到的、只能是一個冰河般冷漠的世紀。
生者、已矣。
喜歡血祭啟示錄請大家收藏:()血祭啟示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