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在冷兵器時代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建立它,就是為了提供防禦、抵擋侵略。
不論是戰時狀態還是和平時期,城堡的防禦都是領地貴族的重中之重,它不僅是一個安全的居所,也是一種實力和威嚴的象徵。
每代城堡的主人,都會有選擇的去加固、完善它,力求讓它成為一個堅固的堡壘,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如此棘手的一個目標,為何在戰爭中,雙方都會耗費無數兵力去爭奪它呢?
我們知道,即使兩國正式開戰,也不會將城內的部隊全部調走,每個地方都會留一些駐守部隊,起到維護治安、防禦敵人的作用。
這些城池的守軍,也是阻敵進攻的一大助力。
所以,但凡能不用攻城解決問題,主將都會避開這種絞肉機似的消耗戰。
但絕大部分時候,除了破城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就比如皮爾,即使貫徹一場奇襲為目的戰鬥,也要以一個城池為根據,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目的。
所以,攻佔敵方城池的第一個好處就擺出來了——據點的作用。
不錯,城池即是據點。
一個位於前線的據點,將成為戰士們暫時休息的庇護所,當經過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高強度戰鬥之後,安穩的睡一覺,對於任何士兵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在戰場的環境中,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勞,更多的其實是精神上的疲憊。
肉體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時,人會形成一種慣性,你的身體會漸漸適應高強度的運作。
但精神不會。
過度緊繃的神經會讓人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減退,通常表現在越來越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例如:狂躁、忐忑、抑鬱和焦慮。
這時候你需要休息、需要暫時放鬆。
據點可以提供這個需求,而且比起營帳來說,它更舒適,也更安全。
騎兵群可以衝破營寨的柵欄,但衝不開石頭城牆。
一個安穩的休息場地,可以大大緩解軍隊的疲勞,從而形成更強的戰鬥力。
人畢竟不是機器,人需要休息,更何況、機器也是需要更新維護的。
其次,成功佔領的城池,還能提供穩定的後勤保障。
運送糧食和物資的馬車,無論走在寬敞的官道上,還是泥濘的小路里,都免不了被襲擊的危險。
除去本就高昂的運輸消耗,路途上的威脅各式各樣,除了敵軍外,山賊、狼人、傭兵、以及故意隱藏身份的各式武裝力量,都對這種大宗物資感興趣。
只要稍稍轉手,那就不是一車車的物資,而是一堆堆的黃金!
但如果這條運輸線能以城池為節點,一城一城的遞次前進,那路途上的威脅將會被降到最低。
更何況,佔領者可以對城內的平民收稅。
糧食不夠的時候,強行徵糧或與本地富戶進行交易,是很常見的事情。
這不比在野外發愁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