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被皇帝砍腦袋,沒有別的路可走。
同樣苦著臉的,還有在上一場大戰中功成身就的騎士們,按照戰功、本來他們可以安度一生了,但現在還得再次拿起武器為國而戰。
維霍夫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從參軍伊始就跟隨容克,那時他只是個列兵,而容克不過一個上尉。
經過多年的戰爭,他逐步升遷,但始終沒離開列兵陣容,直到做了准將,仍然也是最擅長指揮列兵作戰。
他不太懂騎兵的運作,那幫老爺兵無時無刻都需要侍從的協助,而列兵不一樣。
他們就是一個個獨立的軍人,在集體中不分彼此、無論貴賤,除了向長官效忠以外,沒那麼多亂糟糟的規矩。
便於指揮,行陣統一,協同能力極強。
維霍夫手下有一萬八千列兵,他拒絕了容克給他補全兩萬人的建議,堅持不帶任何一個傻了吧唧的侍從。
這些天他已經被那幫軍紀散亂的傢伙氣了個夠嗆,要是再指揮那幫飯桶,遲早要被氣死。
加上那幫雜兵,不但不能提高戰鬥力,反而會扯亂原有的陣型。
一粒老鼠屎、能壞一鍋湯,更何況兩千個菜鳥炮灰!
一打起仗來烏泱泱亂跑的景象,不止一次帶給他心跳加速的體驗。
別誤會,不是心動。
而是就快要停了。
所以維霍夫決定,就帶著全員列兵的部隊進軍,他就地調整,將一個軍團十個大隊的編制縮減到九個,組成了兩個軍團。
在皮爾渡過易北河向東北前進之後,他的部隊也出發了。
這兩支軍團的目標,直指半島上的科靈城堡。
對此城的進攻將在戰略上起到一個反衝的作用,雖然有海水阻隔,但維京本土始終要受到威脅。
烏泱泱的大軍在地平線上劃出一道黑色的浪潮,繼而變成兩條彎曲的黑蛇,一頭扎向北方。
“維京人、我們來了。”
喜歡血祭啟示錄請大家收藏:()血祭啟示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