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時間過去大概個把月了。
這裡四周有好幾個廠房,這裡最大的亮點是很綠色,不愧為天府之國,果然名不虛傳!一排樓房看似不大,一走進裡面,到處都是風景。麻雀雖小,非常美麗別緻。
我為了避免遇見毛叔和婆婆,我沒往住宅樓那邊去散步。我的自尊心出奇的高,頗有一種不依靠別人,靠自己的硬氣。逢週末,我多半是要上網的,不過上午一覺醒來,知道今天不上班,就要拿起書,閱讀起來。這世道上,唯有書本能和我聊天,也只有書本才是真誠的,也只有書本才配的上我這樣的曠世奇才。
到下午了,上網玩什麼呢?我愛玩三國類遊戲,不過網咖裡只有真三國無雙4,還可以,玩的挺帶勁兒的。後來發現魔獸爭霸3在平臺上可以對戰,於是又喜歡對戰,還挺高興的。學而不專,這是我的弱點。
上班了,我很不喜歡這裡的技工師傅,我不是沒有理由的。我瞧不起他們的技藝,更瞧不起他們的脾性,很兇的。我純粹出於禮貌才喊技工師傅過來,其實有問題我心中已經有數了。但是有些問題處理起來有風險,不如還是去找技工師傅來完成。
我先找技工領班,不小心看見他了,於是找他。他弄不好,他又找來那個技工主管。
結果這個技工主管一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個一道工序的氣管全部粗暴的使勁兒拔!
我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他的這種錯誤或者說蠻橫為我日後全程自行處理問題提供了措辭和精神動力。
後來毛經理來問,我說明了原委。毛經理親切又帶著責備的語氣叫道:“老劉!老劉!”
我心道:毛先生能這樣處理人際關係,也是長處;換成是我,早發飆了!可如此一來,都發飆,事情往往不好收拾,自己失去了掌控局面的全域性觀。我意識到了,但當時沒有深刻反思自己。
這位老劉過來了,他一言不發,毛經理也沒說他,都是成年人,意識到錯誤就行了。我一言不發,管子由那位技工領班重新接起來了。
在機器的第三道環節,裡面有三根頂針,三根頂針名義上是針,但形狀是不知道什麼材質做成的扁平細長如同針狀的那麼三個黑色物什,下端如同錐形,所以就稱之為三根頂針了。作用如今我回想起來記不清了。三根頂針的前面又有一根針,這根金屬光澤的物什確確實實像是針,只是沒有針尖,它的作用是協助固定銅片與底座的位置,我這裡把它稱之為前針。
前針落下去的時候不穩,需要重新對正,之前毛叔叮囑過我:“不要自己去弄。”我樂得如此,去找技工,有個高個子眉頭緊鎖的技工站在那裡,我就去找他好了。
他過來了,他的眉頭緊鎖倒不是有戾氣的那種,相反,很是憂傷無限,想必就是那個表情。我想此人莫不是大徹大悟?看他來鼓搗。
我掃地。其實針可以取下來,重新對正,然後針尖與產品接觸的瞬間是關鍵,因此需要在手動除錯時細心。
我邊掃地邊看他。他摸了半天,他摸的時間不是有一會兒了,而是摸的我簡直忍不住要開罵了。他不來除錯,我自己來,還好些,他一番撥弄,反不如初也!
忍不住了,我罵道:“搞不好就不要搞!”
一個人就這麼給得罪了。我呀!話說的要禮貌些,文明些,譬如“辛苦您了,我自己來吧。”或者“幸苦了,要不我叫別人?”都可以的,為什麼自己就是憑感覺說話,不經過大腦細想呢?
他沒好氣的回道:“那要不你來搞!”
他又折騰了一會兒,我看得煩……還不如沒搞之前,看針都歪到一邊去了。把針上上去的時候,有個地方不好對正,存在誤差,哪怕就是一點點誤差,針與產品接觸的時候,對產品的不良影響都是很大的。針本身對產品的對正吻合起到輔助作用,但是這種輔助作用不可或缺,就成了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了。
他走後,我的勇氣上來了,內心開始澎湃。想起技工領班嚴厲的態度,技工主管的惡劣,普通技工的無能,我決定全盤自行解決問題,我感覺自己有底氣。
我先是把針重新對正,起碼不會過多造成不良品,這樣把速度略微緩慢下來。我觀察每個環節的原理和輔助辦法——頭腦中浮現了加裝東西的想法。
我記得自己想了三天啊!
睡覺前,醒來後,吃飯的時候……我頭一回如此用心用腦用在工作中。自動機器這裡指這臺精密的機器在設計的執行當中,不僅僅要考慮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能運轉,而且要考慮在意外情況下是否還能運轉?這個意外情況所指的是各種不利因素。
我的思路完全正確。
這個意外情況包括裝置部位磨損、待加工產品的精度、氣壓電力的不穩定性,以及員工操作的失誤等等情況都要考慮在內,從而設計出最符合效率與質量綜合價效比最高的生產裝置。試想,電視廣告裡的可樂和啤酒流水生產線也這樣動不動就卡死怎麼能行?我仔細揣摩每個環節及其作用原理,機器設計本身我認為也是有問題的,也就是說裝置設計當時只考慮了一般實驗結果,沒有把誤差和各種不利情況考慮進去,裝置在執行過程中缺乏“確保”輔助措施。如同貨車後面的四個輪胎,“實驗結果”只需要兩個就能行駛,但在實際的運輸作業環境中,會遇到各種不可測的破壞因素,所以為了確保安全行駛,正常的貨車後輪都是四個輪胎。任何產品的設計者一定要考慮產品的市場結果和實際執行環境的適應性,忽略了這點,成功的實驗結果都會遭遇實踐檢驗的失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大膽的設想——那就人工給它加裝一些東西,輔助確保。如今回想起來,我是有才的,有創造力的。
我確定自己要往上面加裝自制的東西了……每個環節都有新增……最後一個環節我左思右想,想到了牙刷。
看官,想辦法,不要拘於常理,以達到目的為要。物,不要侷限於你看到的通常作用,而要根據事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來揣度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物加入其中或者“減肥瘦身”來達到期望的目的。
那時候,我的確猶豫過,我想起鄧小平主席說過的一句話:“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早上進車間,我手上拿進來一些鐵絲,還有透明膠布和一把牙刷。我感到興奮,興奮的是我的辦法一定能行的。但也焦慮,焦慮的是我的苦心未必旁人能理解,我沒有把握當官的能理解。
開完了早會,擦拭好了機器,我就開始除錯。首先從第一關,第一關我用鐵絲彎成了一個鉤子,用透明膠布纏綁固定在上下的機器構件上。這當然事先就在自己腦子裡想象、過目,試想加裝的輔助零件是否會給機器安全帶來隱患?這十分重要,因此在裝上去之前又在頭腦裡反反覆覆模擬觀察,想象執行之後的結果。
大膽裝上去了,先是緩慢除錯執行,然後按平常速度執行測試。果然,沒有問題,就這樣第一道關口會出現的問題被我解決了!
依次下去,第二道關口。第二道關口也是用鐵絲製作的小零件,只是不一樣。具體是什麼回想不起來了。
第三道關口……這第三道關口就是三根針的那一環,當然很重要。但我不記得了,確確實實每一道關口、或者說關節我所加裝的零件都不一樣。
一直到第六道關口,全部都加裝了輔助器件。第六道關口用鐵絲彎制而成的器件不管怎麼思考都沒法用牙刷替代的好,於是反覆進行了前面每道關口的手動測試與自動測試之後,心裡就想該把牙刷加上去了。
把一把牙刷加裝在自動機器上面,我好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