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仙見師傅發怒,率先與廣成子大戰,用混元錘大敗廣成子。通天教主見門生這樣得意,吩咐烏雲仙:“定然拿來!”
烏雲仙果然勇猛,追著廣成子的人品不放,不想西方準提道人在路邊埋伏。準提道人用一杆竹枝,那竹枝現出無限光華異彩,裹住了烏雲仙。準提叫道:“此時不現身,更待何時!”
烏雲仙現了原形,原來是一隻鰲魚。童兒忙按住烏雲仙的頭,騎在它的身上,往西方八德池中享福去了。
如此這般,廣法天尊又降了虯首仙,原來是一隻青毛獅子。元始命給廣法天尊當坐騎。靈牙仙被老子用三寶玉如意連擊數下,也被迫現了原形,原來是一隻白象,給普賢真人當馬騎去了。金光仙不服,用四象陣符印發開,內有無窮法寶,要治慈航道人。慈航道人將頭頂一拍,一朵慶雲蓋在頭頂,像無敵盾牌一樣抵擋傷害。這是闡教的威力,往往這一派不是慶雲就是燈籠一類,再不就是西方的舍利子,簡直無敵神盾!
慈航道人祭起玉如意,命黃巾力士把金光仙拿了。金光仙被老子往脖子上連拍幾下,現了原形,原來是一隻金毛犼。就與慈航當馬騎。
同志們,由此可見,動物們也是發憤圖強!雖然不修品德,但這是人的過失。試想,人的品德尚且不足,何況動物呢?在截教門下,尚稱之為仙;到了闡教門下,只好被當馬騎了,一輩子翻不了身。
最可憐龜靈聖母,一女子,一母龜,能和截教諸人一起修煉成為通天道人旗下的四大弟子,可見出身寒門絲毫不墮其志,可敬可佩!你們看看闡教一門是怎麼瞧不起截教“匪類”的,老子、元始、準提道人三位教主是慧眼,看見龜靈聖母行相,元始笑道:“二位道兄,似這樣東西,如何也要成正果,真個好笑!”《封神演義》原話)
通天教主看見闡教這樣凌辱我教弟子,心中大怒!方欲執劍上來,一決雌雄。龜靈聖母身穿大紅八卦衣,大呼:“老師不要動怒,我來也!”看,烏龜猶有血性!
懼留孫接下龜靈聖母的招數,三五合,龜靈聖母祭起日月珠打來。懼留孫由於不認識此寶,他都不敢招架,轉身往西逃去。
通天教主大呼:“速將懼留孫拿來!”龜靈聖母謹遵師命,一路朝懼留孫追了過去。
不想西方兩位教主都要來,準提道人已經和元始他們在一起了。這下來的是接引道人,接引道人對龜靈聖母說道:“不要趕我道友。你既然修成人體,禮當守分安居,如何肆志亂行,作此業障。若不聽我言,那時追悔何及!你可速回,大展沙門,今來特遇有緣,非是無端惹事。”
龜靈聖母大呼曰:“你是西方客,當守你巢穴,如何敢在此妖言亂語,惑我清聽!”不等交手,急祭日月珠劈面打來。
接引道人又是指出青蓮,說道:“青蓮託此物,眾生那得知。”
龜靈聖母原非根深行滿之輩,只求報教主知遇之恩,所以才不知進退,希望拖的一時片刻,好讓教主打發元始、老子等人。龜靈聖母捨身就義,讀者們不可不知。只是通天教主要為諸多弟子的前赴後繼無辜枉死要負責。
接引道人祭起念珠,龜靈聖母就招架不住了,現了原形,這是她第二次現原形了。念珠似乎很重,壓得她頭足齊出。懼留孫方欲斬之,接引道人急止之曰:“道友不可殺他,若動此念,轉劫難完,相報不已。”並呼喚童子:“我同道友去會有緣之客,你在此將此畜收之。”接引道人遂同懼留孫一起去了。
這個西方白蓮童子做事竟蠢!他把一個小包兒開啟,欲收龜靈聖母,不意飛出來盡是些遮天蔽日的蚊蟲。小孩子的包兒原來藏有這樣惡毒的手段,把龜靈聖母叮咬得只剩下龜殼!
西方教主後來回到事發地點,見此光景,嘆道:“十二品蓮臺可惜少了三品,追悔無極。”
四位教主齊聚蘆蓬,開會。元始天尊說道:“二位道兄共佐周室,若明日破陣,必盡除此教,以絕彼之虛妄。只是難為後來訪道修真之人,絕此一種耳。”
元始問子牙:“誅仙陣繳獲的那四把劍還在吧?”
“都由弟子收著的。”子牙回答道。
好傢伙,當初通天教主失了算計,本來憑藉人多勢眾,可以一擁而上,十而圍之。可這四把劍落入敵方之手,就不同了,形勢逆轉。
武王眾將聽得破萬仙陣,個個心癢難撓,恨不得也要參加。洪錦本來是截教門人,瑤池仙子是王母后人,結為夫妻就該慎重,持家固本才是,讓那些光棍的去做先鋒。結果兩口子從後方徑直衝進萬仙陣裡,子牙來不及阻止,通天教主正和元始天尊、老子等人吵嘴,互相放狠話。不想有男女二人衝進陣裡,不分節湊一頓亂砍,傷了數位仙家。
金靈聖母見了,這還了得?難不成我截教萬仙大陣就這麼經不起攻打!聖母下車來,龍吉公主已經衝到面前,金靈聖母忙祭起四象塔,正中龍吉公主頂門。可憐!好好的公主,完了劫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洪錦得知公主已死,痛不欲生!把刀直奔金靈聖母。金靈聖母操起龍虎如意,正中洪錦的頂門,也隨公主去了。
洪錦龍吉夫婦雖不聽號令,但俱為武王基業而亡,且視死如歸,大大的激發了闡教門人同仇敵愾的決心!
元始天尊對眾門人說道:“你們俱滿此劫,須一往無前,以會截教萬仙,不得錯過。”
眾門人聽了,吶一聲喊,一起殺入萬仙陣。
廣法天尊、普賢真人和慈航道人組成三人組三大士)圍攻金靈聖母,這金靈聖母為了截教的榮譽,公然不懼!
金靈聖母不覺頂上的金冠被打落了,披髮大戰,全無退卻,她真可謂截教高人,三教門徒中佼佼者是也!
燃燈道人看準了時機,祭起定海珠,正中金靈聖母頂門。可憐!聖母與聞太師師徒忠烈,命運使然。於聞太師而言,眾人皆可叛,自己身為顧命大臣,能諫則諫,不然,唯盡忠以報國恩。於金靈聖母而言,師恩厚重,縱然門徒匪類,亦無二心,有生皆有死,以命敘志,成全截教榮辱。
雖然是助紂為虐的敵手,筆者不肯相譏,這是命運使然。神力尚且命歸天數,何況凡人之力。想來,什麼事情都要順勢而行,唯有勢成,才能水到渠成。不然,逆勢而行,自取敗亡,不過盡人事、逞意氣,以身敘志。
以一人之生死,敘志殞命,無大礙;以數人之生死,表明心跡,可以驚鬼神;以一教之尊逞意氣,拼私鬥,完個人恩怨,這就是不負責任的!通天教主可曾想,除了截教,又有誰?把天下牲畜當人看,能與動物共休慼!通天道人即有此志向,當以蒼生萬物大局為念。而助紂為虐,共籤《封神榜》,不重品德,只重意氣。於是號召眾多門徒齊聚萬仙陣,恃眾逞強,沒有韜略,這正中僉押《封神榜》的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