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去這件棘手的事不談,還有另外兩件事,帶給愛卿的壓力和負擔也不見得少。
一件來自於炎的,從建國開始,皇上除去上早朝、午朝,甚至晚朝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便是皇室貴族專屬的“王大臣議事”,畢竟這些人都是皇帝的親戚,屬於自家人。
比起外姓、異族的大臣們,這些人對皇帝來說更為可靠。
所以,古往今來,有不少重要的決定都在這個會議裡得到拍板,當然,正因為它的特殊性,還發生過皇權旁落到這些親王頭上的事,甚至引發出血腥的政權動盪,以至於眼下的王大臣會議固然
還有,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存在。
他們對皇上、對朝局的影響都不深。
炎就認為,今日不同往時,太上皇在位時,皇權便已穩固如山,加上愛卿又是一位賢明的君主,即便增大王大臣會議的分量,也不會挑起那些與皇帝爭權的禍事來。
愛卿便問他,你要怎麼增加會議的分量?
炎便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口氣地報出了好幾個親王、郡王的名號,有年老的,也有年輕的,還說,這些增設的席位,可以更加凝聚皇親之間的力量,為皇上出謀劃策。
當愛卿問他,這些平時悠哉慣了的皇親國戚,可否願意來操這份心時,炎更拍胸脯保證道,“有臣弟在,他們一定會來。”
這話聽著多少有點彆扭,但愛卿很清楚炎的話裡並無他意,便仔細考慮起擴張王大臣會議後,會帶來哪些影響,一時半刻地沒有答應炎。
炎沒說什麼,只是笑了笑,與愛卿喝了一盞香茶後,就告退了。
至於景霆瑞那邊,提出的建議就更為大膽,他要求愛卿同意,除去兵部等的軍事機構外,在青銅院創立一個嶄新、獨立的議事局,不求人多,只設幾個文武雙全的司察使即可,這些人不屬於六部,為景霆瑞和皇上的“私用”。
愛卿疑惑,為了幾個人,就公辦出一個“局”會否鋪張浪費?這會惹來百官的非議。
景霆瑞的回答是,要的就是精簡,以及“辦事速密”,只要皇上首肯,任何非議他都可以去解決,最重要的是,一旦“青銅院”得以設立,一些機密的,尤其是至關重要的軍情,可直接上達青銅院,無需經過數道關卡,以至於延誤最佳的時機。
還能為皇上解決一些禮部、刑部無法公開論斷的案子,當然,他們不會做出違背律法之事,只是少了些章程上的繁瑣步驟。
愛卿聽著也確實受用,在某些事情上,比如賈鵬一案的調查,他這個皇帝也受到各種“規章”的制肘,難以速度查明真相,如果能透過另外一條路子去打破這種僵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從這件提議上,愛卿又看出了更深層的一面,那就是“軍情直達”,以景霆瑞愛操勞的性格來看,他知道的情報越早、越多,他替自己辦掉的差事也會越多。
到頭來,景霆瑞累得要死要活,自己倒是享盡清福的那一個,怎麼都說不過去。
而且從外人來看,景霆瑞已經高居驃騎將軍之位了,還掌握第一手的軍情,以及秘密處理的特權,那豈是等於掌控住了皇帝的兵權?
要換作別的朝代,是絕沒有人敢這麼向皇上提議的,除非是想造反了,否則怎麼會想要繞開六部,自己去開一個軍機議事局呢?
但因為是瑞瑞,愛卿並不會有不放心的感覺。
同理,炎在愛卿的心目中也是忠心耿耿的,還非常地善良與正直,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皇權會被炎或者瑞瑞分割了去,因為他們這麼做,只是想把他從繁冗的政務裡拯救出來,要知道身為皇帝,大到軍國政務,小到表彰孝子,都要經過他的批准方可實行。
加上宰相一職等同廢除,愛卿忙得是不可開交!真恨不得立刻長出三頭六臂來,以應付當下繁忙的局面。
可他現在還能蹲著吃糕點,這份“清閒”全都仰賴於景霆瑞以及炎的能幹,愛卿到現在才明白,何謂“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若是離了他們,愛卿覺得自個兒的皇位都要坐不穩了。
這並非誇張的想法,所以能給予他們更大的權勢,對愛卿來說,是有著大大的好處,可他一直猶豫不決。
因為想到了未來,炎統領皇親國戚,瑞瑞統領著文武朝臣,兩人各佔半邊天,他們所代表的立場並不完全相同,以後的關係會否更差呢?
就現在而言,除非必要,他們都是互不理睬的,尤其是炎,雖然景霆瑞不但是驃騎將軍,還代理宰相一職,但從“出身”上說,炎依然是景霆瑞的“上級”,所以,炎對景霆瑞的態度尤為冷傲,相反,景霆瑞有時還算禮數週全。
想著這些林林總總的事情,愛卿不由得嘆出一口氣,抬頭望著御案底下,皺著眉頭髮呆。
小德子則在一旁擦拭著額頭上的汗,還咕噥著,“這哪是冬天啊,真是熱得慌。”
“是因為在御案下吧,桌袱厚著呢。”愛卿回答著小德子,盤起雙腿,扯起自己的龍袍衣襬,呼呼地扇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皇上,奴才給您扇扇。”小德子以掌當扇,給愛卿打風。
“別了,你自己都滿頭汗。”愛卿笑了,反倒拿出一塊繡龍的錦帕,給小德子抹了抹額頭。
“皇上,您說將軍和王爺沒見到您,會出宮去嗎?”
“會吧。”愛卿擺弄著手裡的錦帕,像是要摺疊出一個規整的形狀,但捏來捏去的,到最後還是皺巴巴的一團。
※※※※※※※※※※※※※※※※※※※※※※※※※※※※※※※※※※※※※※※
“怎麼是你?你也去見皇上?”
炎打算去見愛卿,卻在半路上遇到了景霆瑞,很顯然,他們走的都是同一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