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漂浮著各種血汙、焦黑木板的海面上繼續廝殺,猛拽一腳,摁進水裡,海面上浮起一具
具的屍體,卻是司空見慣。
沒有人有時間去恐懼死亡,因為他們就身處地獄之中!
“轟隆!轟隆!”
在炮火不間斷的轟鳴中,景霆瑞的旗艦一馬當先,帶領船隊以銳不可當地氣勢殺出重重包圍。他手中的巨弓沒有一刻停歇,射出的每一箭都能串住幾個人,亦把敵艦的船首像擊個潰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可都是包了厚鐵的實心木頭,雕刻成兇猛的獸類,可在景霆瑞的長弓下,就跟豆腐似的一碾就碎。
如此強悍的武藝著實驚到了對方,之前彼此對戰,大燕軍幾乎都是應接不暇,便節節敗退了。
除去當幌子用的,對外稱做“女統帥”的神婆子,這夏、晟二國真正的統領,是晟國國王阿布塔,他已經年過四旬。與他聯姻的夏國公主吉吉兒,今年不過十三歲,說到底這不過是一場軍權交易,只為了共同的利益——發兵大燕!
而這一切的起因,還要從大燕的皇帝說起。淳于炆早年曾攻打過夏國,還殺了皇儲,即阿布塔的父親哈丹克,若不是淳于炆舊疾犯了,急急班師回朝,說不定夏國已成歷史。
他的兒子淳于煌夜更為殘暴,不但吞併餘下不多的附屬國,還接連地滅了天霽、南烈,使得大燕的疆域一再擴大,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帝國。
阿布塔深信淳于煌夜一定會出兵夏國,一直擴充軍備,養精蓄銳,還計劃與夏國冰釋前嫌,共同抵禦強敵!
只是夏國國王年老,膝下公主早已嫁人,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出一位公主來嫁給他,直到國王七十歲時,年輕貌美的妃子生下吉吉兒,聯姻之事才有了著落。
該說是海神的庇佑麼?淳于煌夜在巔峰之際竟然急流勇退,不但主動退位,還行蹤不明。
細作回報說,普天之下,沒有一個帝王會為了皇后身體不適就退位的,那不過是藉口,真正的緣由是淳于煌夜在宮中得病暴斃,皇后隨之秘密殉葬,為免民心不穩,天下大亂,故而說是主動退位。
阿布塔覺得很有道理,都是男人又都是國君,為順利結盟,他輕易就休掉了跟隨自己多年的結髮妻子,他還告訴兒子們,男人若要成就大業,必得捨棄兒女私情。
更何況,有傳聞淳于煌夜的皇后是個男人,且還能生孩子。
阿布塔並不相信這種事,這太過稀奇古怪。但大燕國的子民卻都深信不疑,還傳說皇后是巫雀仙族的後裔,會給大燕帶來祥瑞康寧。
這些不過是大燕皇室操控權術的一種說法罷了,阿布塔如此推測。不過,大燕的少年皇帝淳于愛卿登基,他還是小心謹慎地進行多方打探,確定對方毫無祖輩們的武功本領,只是一個錦衣玉食、不諳世事的少年後,才光明正大地舉行聯姻儀式。
這亦是發兵的訊號,當然,他對於小皇帝竟然這麼快就派兵過來感到意外,那簡直就像是提防著他們聯姻似的。
但又一想,覺得不過是湊巧罷了,新帝登基,邊防將士本就會撤換一輪,就連老監察使的位置都要不保了。
他們調來計程車兵也不足為懼,他手裡的強兵猛將可是訓練了好些年的,各種戰策也是擬定了再擬定,加上老謀深算的監察使裡應外合,沒有不勝的道理!
“等下,難道就是他……?”
突然,阿布塔想到了數年前的一道密報。
上面說,大燕有一位青年將領,才華十分出眾,深得淳于煌夜重用,是大燕軍攻打嘉蘭的主帥。此人善用兵法,工於心計,甚是可怕,需要提防再提防!
嘉蘭國和晟國一樣都是備足兵馬糧草,想要攻打大燕,卻沒想半路殺出只攔路虎。
說起來,那場戰鬥是以遊擊散打的方式開篇,阿布塔明白嘉蘭國是想消耗大燕軍,卻反而中了敵方的圈套,以為對方和往日一樣,不會追擊,正歇息著呢,他們卻殺來了,結果當然是一敗塗地!
只是這樣的戰術,需要等待敵方習慣了彼此的打法、疏於防範才能用得上。沒有一位統帥能夠這麼沉的住氣,花好幾個月的時間,都只是打打停停,絕對不深入追敵。
而他當時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將領,竟然能夠頂得住老兵老將的壓力,還能忍得住看到敵兵逃竄,卻不去追擊的誘惑力,在戰場上如此玩弄對方,這樣的人能不可怕?
“景霆瑞……!”阿布塔自言自語,神情凝重。
是了!密報裡寫的就是這個名字。那戰艦的大旗上,可不是也寫了一個“景”字麼?只因為嘉蘭一戰後,景霆瑞跟銷聲匿跡了似的,他才沒有放在心上。
喜歡逆臣請大家收藏:()逆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