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對於用情至深的人來說,相思之苦的確是無與倫比的!”
“唉!”
“不過話說回來,這首歌的確是好美!”
“唔,真好聽!”
“我單曲迴圈好多遍了,百聽不厭啊!”
“同上!”
“好聽!”
而就在此時,張東哲在龍宙文學網上突然發表了一首詞: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是什麼?”
“歌詞麼?”
“是一首詞!”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呃!看不太懂呢!”
“裡邊有一段和長相思那首歌裡的一樣唉!”
“可惜了,我的古漢語文化修養還是太差,坐等高手解說!”
“同等!”
“這首詞的確是很特別,用一些悽清蕭索的環境來烘托悽慘悲切的心境。在詞中,無論忽寒忽暖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風、天上的大雁、滿地的黃花,還是窗外的圖同和黃昏的細雨,無一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是景景含愁,處處成愁。這種濃重的悽苦氛圍真切地表現了詞人的愁苦,強烈震撼讀者的心。”
“真是這樣麼?”
“講得好透徹!就是不知道對不對?”
“是啊,張東哲為何會突然發出這首詞來呢?能唱麼?”
“應該是可以的吧!”
“……”
安琪兒的一首歌,張東哲的一首詞,迅速在虛擬網上掀起了一番浪潮。
眾多網民雖然對於古漢語文化了解得不夠透徹,甚至沒怎麼聽過“詞”這種文學體裁,但經過這些日子的科普,卻基本都能看懂漢字了,對於這首詞也各有著自己的理解,再加上有高手的講解,所以詞中所表達的意思很快就傳播開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眾人才倍感震撼。
不得不說,張東哲抄自李清照的這首詞的確是堪稱經典,用張東哲前世的評價就是“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感人至深。看似平實的語句中透的詞義卻是似淺實深,發人深思,一眼看去似是瞭然於心,可是回過頭來想上一遍,卻又有新的體會,而且越想,就越是有味道,欲罷不能!
人其實是一種感情動物,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感人至深,更別說這首流傳千古的經典詞賦,再加上一首如泣如訴的歌兒,幾乎可以說是老少通殺,將聽過之人完全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