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在裡間為未來做洗手間也做了一個準備,當然現在裡面要放痰盂,因為暫時來說,出水的問題沒能解決,就沒辦法做排汙的設計,但不出十年,附近就會有排汙工程的建設,有條件的可以改造自己的洗手間和浴室,她可不想做二次裝修,這些已經預先設計到了。
新房子裝修好以後至少要晾一段時間,付歐可以先搬到收拾好的柴房住一段時間,等到這邊晾過了半年,才能長期住人。
不過新房也佈置好了,瓦房通風很好,傢俱也是現打的,濃濃的木香味道,即使住幾天也沒事。
就連張澄這樣見多識廣的人,也很欣賞新式房子的設計,大膽的落地窗的設計極大程度的改善了平房裡面的採光和通風,又美觀,至於老房子那邊不用改的地方,也儲存下來了,這樣一來,老舊平房暗黑不見光的缺點就完全得到解決了。
另外外面也種植了小部分的綠植,剛好這個季節是適合種樹的季節,這樣一整,外面也鬱郁蔥蔥的很漂亮。
靠著門口牆根下面不顯眼的地方,用磚頭砌成兩排小菜園子,種上了一些小菜和蔥之類的,以後小兩口自己吃點小菜也方便。
真不愧是被貧下中農改造過的孩子,過日子講究個實在。
張澄對這個媳婦真是滿意的不得了。
新屋裝修的錢,還是付歐掏的,加上找人買木材,幾乎要把他的存款掏幹淨,這下他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存款沒人打理了。
何小麗託人從河北弄來了一些棉花,湊齊了兩鋪兩蓋,這在當時也很難得了,另外還弄來了一張新的腳踏車,不過是女式的,以後她去學校也不用總用付歐送她,總部過也是家裡的財産,算得上是嫁妝了。
沈悅過來的時候還帶來了一臺臺式電風扇,小是小了點,但在當時可謂很實用了,雖然北方比南方稍微涼快一點,可是平房本來通風就比樓房差了很多,家裡不能沒有一臺風扇的。
等到沈悅夫婦來到北京,一看女兒女婿的新屋,高興的都合不攏嘴了,一聽說這個房子還是女兒給改造的,更加讓她驚訝。
自己的女兒什麼時候變成一個這樣有本事的人了啊。
考上了霸氣十足的大學不說,什麼時候還學會改造屋子了!
婚禮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當下講究一個不要鋪張浪費,兩家的親戚,也就是付歐家的親戚,和沈悅兩口子,在付歐大伯的飯店裡面擺了兩桌子,一頓酒飯過後,婚禮也就算是完了。
新人當然也不用穿什麼西裝婚紗,付歐穿著一件嶄新的中山裝,還是為了婚禮特意買的。
何小麗身上則是穿著那件大紅色的呢子衣,買一件新衣服多不容易,可沒誰會為了婚禮的這一天專門買件新衣服。
不過沈悅還是挺滿意的,付歐把她女兒照顧的挺好,按她毒辣的眼光來看,還是個姑娘呢,可見這孩子還是很講信用的。
這邊人結婚一般都是中午,因為都是親戚家,長輩比較多,按現在的經濟情況,也請不起同學朋友來參加,再者說,誰也沒有這個閑錢去送別人東西啊,只有一些近親,送了禮金,這些禮金都是要記好,以後人家家有事,都是要還的。
一頓飯吃完,新人就該回去了,而張澄夫婦則陪著親家母去逛北海公園,著名的兒歌讓我們蕩起雙槳裡面的白塔就在北海公園。
沈悅夫婦在親家和女兒女婿的陪同下,到北海公園轉了一圈,到了下午,又去吃了一頓老北京的涮羊肉,這一天行程幾乎就是滿滿當當的了。
到了晚上,何正和沈悅堅持去住了招待所,畢竟新人結婚,頭三天不能打擾……
張澄夫婦跟他們也很聊得來,四個人還約好了第二天去爬長城,第二天就不叫上兩個小年輕了。
等到何小麗和付歐兩人回到三廟衚衕,天都已經黑了。
這一天過的還真是充實,相比於後來世界的各種鬧騰,不過還是輕鬆了很多。
何小麗洗漱完,天就已經大黑了。
她躺在床上翻開著書,最近課業實在是太重了,傳說中的恐怖式的課程,繁瑣而又考驗智力,對她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看著看著就入了神,沒有注意到眼前有個人站在面前很久了。
頭頂的燈是昏黃的,本來就暗,旁邊站個人。
突然頭頂伸出來一隻大手,輕而易舉的從她手裡抽走了書。
何小麗帶著慣性想要去搶,瞬間明白自己在哪裡,洞房花燭夜,她居然看書看得入迷了,都沒有注意到他什麼時候站在身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