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爺,林姐跟你聊啥了?”
“保持狀態,穩步向前,冠軍必定屬於我。”
下午吃過晚飯,海雲煙和韓文傑兩個人在操場裡散步。因為祝玉雪去陪喬琳雅了,宋政宗去陪明月薇了,所以海雲煙就和同為南莊六俊郎的韓文傑一起散步了。
“林姐一直都對你們這些排名靠前的傢伙們關心很多啊,還有後幾名的李囡他們,最不受待見的反而是我們這些中間生。”韓文傑感慨道。
“是個老師都這樣,你想想,你是不是也只知道世界第一高山峰,世界第一深海溝?如果這些是教科書強制你記住的,那麼我問你,你覺得咱們年級理科組裡最強的班是幾班,客觀說?”
“客觀說也是我們五班啊,那還用想?全年級公認啊。”
“那麼最弱的呢?”海雲煙又問。
“也是全年級公認,三班。”韓文傑答道。
“好,我問你,實力排行第九的是幾班?”海雲煙提出了關鍵一問。
“第九?我想想,咱們班第一沒跑,十班和二班還有十五班爭二三四,六班十五班十二班七班差不多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搶來搶去,但是第九……四班,還是十三班?”
“你看,中間事物總是那麼讓人遲疑。”海雲煙說,“所以有些人為了在歷史上留下他的名字,做不成大牛人,就去做大混蛋。”
“‘中間’又是怎麼定義的?”韓文傑又問。
“這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概念。”海雲煙說,“如果我是趙千機,那麼我會說,理綜250到290就是中間;如果我是宋政宗,我會說,介於五小王最強和五小王最弱之間,就是中間;如果我是楊淑超,我會說,三十四名到三百二十一名是中間。”
“那麼海爺,你怎麼定義‘中間’,單從名次上來說。”
“那麼你聽好。”海雲煙說,“我眼裡沒有中間,只有冠軍和不是冠軍。”
韓文傑笑了笑:“海爺永遠這麼要強,反觀別人,家長給個第一的目標,估計得把人逼瘋。”
“境界不一樣。”海雲煙說,“這就是客觀因素了。主客觀共同作用才會使一個人成型。”
“吳小剛也這麼跟我說的,那些做過第一的人,心裡都是想過當第一的。夢是人生的彩排,他還這麼跟我說。海爺,你對這句話怎麼理解?”韓文傑拿出了當初在南莊的經驗來。
海雲煙答道:“這句話很對。如果我沒有信念,我也不過是一介鹹魚。如果宋政宗不叫囂戰勝我,他如今也不過是一個李囡一般的人物罷了,你知道李囡為什麼一蹶不振嗎?就是因為韓香玉把李囡的信念給毀了。”
“捧殺使人失去信念,也是這樣的原理。”韓文傑思索道。
“韓文傑,這段時間你的思想昇華了很多啊。”海雲煙對韓文傑的這番議論進行了點評。
“有高人指點,我感覺我的人生都不一樣了。”
海雲煙又說:“保持這個勢頭,我感覺你會有很大的突破。”
“我也有這種感覺,但我不排除所有人都在進步的可能。”韓文傑同樣分析道,“雖然我感覺,周圍那幾個人對我的看法也開始提升了,但我對那種可能始終不能排除。”
“那是外部因素,你決定不了別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海雲煙說。
“是這個道理。”韓文傑點點頭,但是又感覺有些不對勁,“可是為什麼海爺你一直要當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