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終於傳到了伽藍寺出家的將軍耳裡。
但將軍不能回去,此時北魏已遷城落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南北朝戰爭還在繼續,他必須活下去,等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
不知道過了多久,戰爭終於結束了。
將軍第一次走出伽藍寺的那傾斜、像要倒塌一樣的山門,回到了那個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來到殘破的城門早已經班駁不堪的城門前,他走到他們分別的地方,在那樹早已枯掉的大樹旁邊,摸著那塊她天天等待他歸來坐的石板,城郊傳來優雅的牧笛聲,咱過的人告訴將軍,這裡曾有一個女人一直等碰上她心愛的人歸來。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裡的感受,卻是那麼複雜,彷彿一切又回到了旁有和池處。
他在這座殘破的孤城裡尋著她的終影。但始終找不到,天上的雨紛紛落下。
他一直相信她一直在等她。
孤城的老者告訴他,她一直是一個人,到死那天都是。
僧人又回到蒲團之上,靜靜的坐著,敲的著木魚,天上的雨仍然在紛紛落下,落在禪房外那塊石板之上。
講到這裡,林揚說道:“這就是《煙花易冷》裡的故事,其實我只是把古人真實愛情故事用來創作。”
聽完林揚講完這個故事後,底下一些感性的觀眾已經開始淚奔了。
“太悽美了,分別之後,那個女子竟然用一生來等待。”
“一直以為這種生死離別的悽涼愛情故事,西方的著作裡才有,原來我們華夏的歷史長河中,也有這麼多為愛忠貞死守的男女。”
“如果歷史上記載的這個故事屬實,我相信將軍和女子來生一定會再續前緣。”
“愛情誠可貴,一直以來我都對古人的價值觀不太認可,可是相對於古人來說,我們現代人的愛情觀才不值得一提。”
……
林揚的講述,無疑將整檔節目的節奏推向了高潮。在後臺觀看整檔節目直播的常青和馮飛這時也為林揚講述的故事有些動情。
馮飛說道:“沒想到林揚對古文化的研究這麼精通。”
常青道:“是啊,林揚故事也勾起了我對古代生活的嚮往。相比於那個可以用一生來守護一個承諾的社會,我們現在的社會明顯是更加的浮躁呀!我發現華夏學這個,學那個,到頭來我們才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原來早已經將這些觀念和價值玩溜了。”
“老常,我得向你學習呀,我對華夏歷史的研究確實不夠。”
……
身為華夏專家的章臨道,在看了林揚在燕京衛視的直播節目後,特地從那段歷史中找出了林揚講述的這人記載,在看了對這段故事的記述後,章臨道發現跟林揚講述的絲毫不差,雖然章臨道自詡為華夏歷史專家,可以關於解析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的時候,章臨道發現自己竟然跟林揚還有著一些差距。這讓章臨道對於林揚更多了一絲絲的欽佩之情。
同時章臨道也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宣傳點,也是大家極易認識華夏古代文化的點,相對於現在浮躁的男女青年,章臨道覺得這個故事或許可以重塑大家的愛情價值觀。
接著章臨道在微博中將《煙花易冷》,這個故事進行了濃縮簡短道:“愛情裡最美的一個字,也是最傻的一個字等。
這首歌悲壯的詮釋了這個字。女子在孤城上的青石板等了一輩子。為的就是將軍出征前的一句承諾。
將軍因為世事藏了一輩子,回頭尋的也是當初的那句承諾。
然而世事都如煙花般,轉眼即逝,敵不過時間。最終在空門相遇,兩人都只能慨嘆,默不作乾。因為都不白,等不到了,錯過了。”
章臨道故事濃縮又引來了大家的熱議。
“相對於男女一生的等候,我覺得古時候更是將愛情和承諾當做了一種信仰。”
“承諾不是兒戲,相對於西方的愛情,我覺得還是華夏的愛情價值觀更值得推崇。”
“雖然兩人誰也沒有見到誰,但我要信時空輪回,兩人終會再有牽手的那一天。”
“也只有唯美的華夏歷史才見這樣為了一句承諾一生廝守的愛情故事。羨慕那些為一句承諾廝守終生的人。”
“這是我唯一不想黑,也不能黑的愛情故事。《煙花易冷》挺你。林揚大大挺你。守護著華夏文化的人挺你。”
……
顯然,議論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