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昌友憋了半天,抬手擦了下臉上的汗,小聲道:“張書記,我們錯了,是我們沒有和下面的幹部溝通好,沒能讓他們完全理解。”
“這還像句話!”張清揚點點頭,你們要耐心做基層幹部的工作,他們才能更耐心的做群眾的工作,如果你們只是隨隨便便發個檔案,誰能理解市委的意圖?
更別說給你好好實施了!每天從上到下傳達的檔案多了,誰知道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做工作一定要細緻,更要注重態度。蘇吉本就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基層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幹部,我們在培養他們的同時,也要合理的使用他們,要不然何談發展?
大家紛紛點頭,張書記的講話聽起來簡單,但是卻很少有人去做。
“長久以來,為什麼基層幹部與上層領導間矛盾那麼多?我看這不是單方面的一句‘基層幹部素質差’那麼簡單,這是雙方面的問題!”
蘇昌友的臉又是一紅,聽張書記用上了他剛才說的話,他有些無地自容。
張清揚看也沒看蘇昌友,接著說道:“蘇書記,你剛才不是說市委已經有解決的辦法了嗎?說出來我聽聽,大家探討一下。”
蘇昌友見張書記沒有深入批評他,臉色才恢復了正常。
我們有這樣幾項政策,首先大力扶持發展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為中介組織、經紀人和龍頭企業發展訂單生產製定優惠政策,透過貼息補助、投資參股和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客商參與訂單,發揮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作用,密切產業鏈條,實行訂單生產;其次,加強宏觀調控與保護監督以及市場觀察……”
聽完了蘇昌友的彙報,張清揚微笑道:“聽起來不錯,但有些過於複雜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講的這些都是往下發的檔案上面的吧?”
蘇昌友訕訕地笑,說:“張書記真是厲害,一聽就聽出來了,這些確實是檔案上面的,我只是挑重點的內容談了談……”
張清揚有些哭笑不得,臉上難掩笑意,說道:“政府工作不是寫學術論文,我想,你們出臺的這些政策背後有高人指點吧?”
“呵呵……”蘇昌友一臉振驚,佩服地說道:“張書記,您真神了,我們確實請教了這方面的專家,這些檔案也是請專家……”
“呵呵,”張清揚也笑了起來,說道:“請教專家沒錯,這說明你們還是想做好工作的。可是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再多想一想呢?基層幹部的文化有多高?你們把這樣學術性的檔案發下去,如果沒有人給他們講解,能看懂的有多少?”
蘇昌友和阿都哈提對視了一眼,不住地點頭,腦中的某根線彷彿接通了。張書記說得沒錯,他們之前還真沒考慮過,只是覺得把檔案傳達下去,讓基層幹部自己去幹,可是他們能領會檔案的精神和意圖嗎?
張清揚接著說道:“基層幹部文化能力低,要想做好他們的工作,一定要手把手的教導,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理解檔案的意圖。反過來我們再來說這份檔案,你剛才只是挑重點向我彙報了一下,我就感覺挺複雜,如果原文發下去會有多少廢話?我們為什麼不能正常點、簡單點說話,把意思說明白就行了,沒必要搞得那麼文縐縐!”
蘇昌友和阿都哈提等人立即表態,今後一定改正不良風氣,按照張書記的指示精神進行改革。接下來,張清揚才談到自己的看法,相比於蘇吉市幹部,張清揚的意見表達就直接多了,能用一句話說的不用兩句話,短短一刻鐘,他就將蘇吉市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簡要地說了一遍,聽得大家茅塞頓開。
起初蘇昌友還有些不服氣,感覺張清揚剛才小題大做,可是聽了領導的談話,他才明白張書記本身就是這樣做的。他講話從來沒有場面話,聽起來清楚明瞭,容易理解。
同蘇吉的常委班子談完,張清揚動用了在巴津縣時的老辦法,把基層幹部請來,把常委趕了出去。張清揚同基層幹部聊天時驗證了自己之前的判斷,這些鄉鎮幹部對市委檔案的理解確實很差,基本上看過就忘了,有的甚至都不知道里面寫了什麼。
當張清揚問到他們對市委支援農業發展的政策有什麼想法時,竟然有人不知道市委有這樣的政策,可見他們根本就沒把那些檔案當回事。
當張清揚問到那些聽說過這項政策的幹部為什麼沒有實施時,他們都表示不知道怎麼實施,市委的檔案看不明白,不知道如何運用到工作當中。順著這個引子,張清揚詢問了他們對政府工作的看法和意見,這些人都是大老粗、直性子,之前和張書記談了一會兒,看到了他和藹的一面,現在又沒有本地領導在場,大家都敞開了心扉。
張清揚把大家的想法和意見都記下了。他心裡明白,其實他們還有很多想法沒敢說,比如針對當地領導的不滿和批評,他們膽子再大也不會說出來。想到這一點,張清揚就不禁想到了省委巡視組,或許應該想點新的辦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