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和高瑋原本還想起鬨,被一旁的韓碩給拉住了。
周哲說的這些,漏洞實在太大了。
這李老頭又是哪個李老頭?
樓外樓附近有沒有這麼個李老頭還是個未知數,就算有,那李老頭真的這麼有才華?
那既然李老頭這麼又才華,他為何不自己去考取個功名?而且,這樣的人,身為汴京的百姓,韓碩卻從未聽說過。
所以,這很可能是周哲給出的臺階。
周哲不理會邊上那些人的非議聲,繼續道:“今天是司馬伯父籌辦的中秋詩會,還未開場,咱這鬥來鬥去的,實在是不給伯父面子。這樣吧,此次我一共買了三首,剩下的那首,我就直接拿出來了吧,咱的比試,就此作罷!”
一旁的司馬博忙點頭。
說完,不等李斌同意,周哲又坐了下來,提筆再次寫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他現在所寫的,正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被稱為自古以來,關於中秋的作品中,公認的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樣的作品,即使放在寧朝,也是處在無人可撼動的地位。
果然,這《明月幾時有》一出,現場的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情不自禁地看著周哲的筆尖,小聲地念著。
這作品,構思奇拔,獨闢蹊徑,神話與現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實在令人讚歎。
更令在場的文人學子瘋狂的是,周哲寫這篇《明月幾時有》時,每段字型都不盡相同。
隸書、行書、草書輪番上陣,在寫最後一句時,他又用上了眼前這些文人學子從未見過的瘦金體。
現場的那些文壇大佬們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這周哲,詩詞功底了得,雖然自己親口承認是買來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給李斌臺階下的說辭。
更難得的是,除了詩詞,沒想到他在書法上也竟有如此造詣。
楷書、隸書、行書、草書,樣樣精通不說,他竟然還能自創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字型。
這是什麼水平?這是書聖、書仙合體轉世了啊。
這些人一頓誇讚,司馬博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對著司馬剛豎了豎大拇指,慶幸自己撿到了寶。
周哲笑而不語,那書法滿級技能可不是說說的。
隨著最後一筆寫完,他放下毛筆,朝司馬博、李斌等人拱了拱手,道:“承認承讓,司馬伯父,這詩會讓我耽擱了許久,快快讓人開始吧。”
“好好!”司馬博點頭道,看了李斌一眼,伸手示意後者坐回位置上去。
李斌知道自己現在已是回天乏術,應下來還能給自己留點體面。只好垂頭喪氣地領著幾個小弟坐回到了位置上。
隨著文書謄抄的箋紙一張張地傳出去,周哲會好幾種書法字型的事實也一道被傳了出去。
喜歡回到古代當神豪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當神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