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禎依靠一套龍虎拳連敗三人,大顯神威不說,同時也令陳陽對他有了更深的認識。
矮胖僧人法號圓空,他不僅是法元的大弟子,更是修為最高深,佛法最深厚的弟子。
圓空坐倒在地,表面看去並未受傷,實際上受了頗重的內傷,若非如此,如何會這般沒有臉面的坐倒在地?
一旁並未受到太大波及的圓真見此情景,心裡咯噔一下,很明顯面對對方的龍虎拳,大師兄也非敵手。
雖不願意承認,但不得不面對現實,王承禎的實力遠超出他們的預料太多,此番他們師兄弟三人踢到了鐵板,可謂臉面無存。
圓真上前將大師兄扶起,之前一直笑臉視人的圓空此時臉上也沒有了笑意,臉色陰沉,看來已經惱羞成怒。
一番交手,王承禎已經基本摸清了對面三僧的實力水準,一臉譏諷道:“現在是你們自己滾呢?還是道爺送你們一程?”
王承禎說這樣的話,表示不會害三人的性命,這樣的舉動極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圓空、圓真、圓武三僧此來是要給黃錦旋風鼠報仇的,何為報仇?
殺人償命!
你們來殺我,結果不是對手,最終被我所殺,這樣的結果怨不得任何人,而王承禎選擇放過他們,這裡面有不殺之恩。
王承禎不殺他們的原因有二,一是他不想和佛教為敵,尤其是在西域,在佛教的地盤上。二是他不想連累陳陽和南宮瑤,如果他殺了圓空三僧,陳陽作為同伴,難道能夠安然無恙的置身事外?
王承禎不僅天賦高,在為人處世方面更是思慮周到。
王承禎有意放三僧一馬,可惜三人並不領情,不提已經重傷,造不成威脅的圓武,圓空和圓真很是默契的同時亮出法寶。
既然憑真才實學奈何不得對方,那就仰仗法寶再分個高下。
他們現在的表現正是那些所謂名門正派嬌貴弟子慣用的路數。
圓空取出的是一串佛珠,佛珠寶光閃耀,刺人眼目,不容小覷。
佛珠每一枚都有核桃大小,共計一百零八枚,每一枚上面皆刻有一個字,字為梵文,陳陽等人並不識得。
圓真取出的是一面法盤,模樣頗為陳舊,但在陳陽等人的觀察中,此法寶較之佛珠不差分毫,甚至還要略勝一籌。
“今日我師兄弟三人是為同門報仇而來,豈能輕易善罷甘休?”
圓空話音一落,便要與圓真一同去對付王承禎。
陳陽哪裡能夠讓他們二人以多欺少,一個閃身便與王承禎並肩而立,道:“怎麼?想要以多欺少?先問我答應否。”
圓空剛才出手救圓真時,陳陽便想阻止對方,只不過他感受到龍拳之威非比尋常,於是便沒有去做畫蛇添足之舉,但現在情況卻不一樣,此二人法寶皆非凡品,拉開架勢的要以二欺一,為防王承禎吃虧,所以態度堅決的出手相助。
圓真和圓空見陳陽不過地仙初境,先入為主的對其有幾分輕視,但見其手中的白虹劍品階甚高,說話倒也客氣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