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臺上,陳陽與李元化相對而立。
陳陽抱拳道:“上次李師兄有所拘束,今日終於可以痛快一搏。”
“故所願也,不敢請爾。”
李元化在陳陽與狄人傑的交手時見識了‘聖陽心經’之力後便蠢蠢欲動。
劍宗八支弟子乃至荊蜀兩地劍派弟子中,他自問無人能夠與他一教高下,就算是被外界認為能夠與之爭其鋒芒的宋英傑,他也認為不夠資格。
作為劍閣首徒,他繼承了‘劍神’楚天行的衣缽,其真實實力到底有多強除了師父無人知曉。
陳陽兩次顯露‘聖陽心經’,李元化篤定他是一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對手。
兩人沒有過多的言語,手中的劍便是最好的交流。
一劍自微風中起。
念起,劍至!
李元化率先出招。
陳陽一指遞出。
擂臺上憑空發出一聲金戈交鳴聲。
一聲,兩聲,三聲………………
劍氣的碰撞聲由慢至快,最後化為密密麻麻如同雨打蓮葉般緊促。
所有人看著站在擂臺上的兩人,聽著交鳴聲,忍不住倒吸一口生氣。
除了聲音,他們看不到劍氣。
很明顯兩人已經在出手,但劍氣的軌跡不是在場觀戰弟子所能夠捕捉到的。
細思極恐。
宋英傑作為最接近也是被認為最有可能打敗李元化的劍宗八支弟子看到這樣的畫面,眉頭緊蹙,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能夠捕捉那些劍氣的軌跡,甚至能夠精準的說出雙方出劍的次數,以及劍氣碰撞的準確位置,但他作為旁觀者,卻想不到破解的辦法。
我能防住進攻,卻無法找到機會反擊。
無法反擊,便意味著被壓制,當被壓制的時候便是你的劣勢,而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劣勢很難扭轉成優勢。
陳陽和李元化。
二人在互相壓制互相反擊。
這是宋英傑做不到的。
此戰是劍山會至今最被矚目的戰鬥,然而除了宋英傑之外,其他參賽選手震驚錯愕之後便是搖頭苦嘆。
差距之大,宛如鴻溝。
除了宋英傑,還有兩人有極大的心理壓力。
狄人傑和慕清雪。
狄人傑認為如果他擁有完整的‘奔雷劍法’,足可戰勝陳陽,他不是敗給了陳陽,而是敗給了自身殘缺的劍法。
慕清雪認為昨日的陳陽已經是實力的完全展示。
此時此刻,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且大錯特錯。
兩人都認為陳陽當初對他們釋放的那一道金劍是實力的最強大體現,然而現在又算什麼?
他們二人算不上陳陽真正的對手。
交鳴聲由慢至快,隨後化為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