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蒙。
一座由近百部落組成的國家,幅員遼闊,面積達千萬平方公里,且七成的土地都是肥沃的草原,這使得畜牧業極為發達,也造就了雄甲天下的北蒙騎兵。
北蒙與中原常有戰爭發生,雙方互有優劣,誰也奈何不得誰,一直僵持對峙。
一路行來,見到了江南的秀麗,東海的浩瀚,踏入北蒙,入眼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草原,陳陽感受著不一樣的風景,心曠神怡。
入北蒙境後,陳陽便不再如在中原那般“大張旗鼓”的趕路,反而收斂氣息,小心翼翼。
原因自是因為北蒙魔道猖獗,且中原人與北蒙人相貌有不小差異,若是不小心遇到魔道人士,免不得做過一場,畢竟北蒙魔道千年前是被趕出了中原,積怨已深。
根深蒂固的恩怨,導致雙方視若仇寇。
天山位於北蒙之北,陳陽要到達目的地,需要橫跨整個北蒙,若想初冬到達指定地點,這一路上他絕不能耽誤時間。
由此,陳陽必須避開一切可能出現的麻煩。
上天垂青於陳陽,一路順順利利,雖偶有遇到魔道中人,但未被察覺,經月餘日,陳陽到了北蒙的北疆,抬頭遙望,天際處,可隱約見到一座雪白的山峰直插雲霄。
山峰名叫通天峰,天山主峰。
陳陽心中計算,大約再過四五日可到達天山腳下。
繼續趕路,誰曾想不出百里,遠處傳來了刺耳的破空聲以及法寶激烈碰撞的轟鳴聲。
陳陽警惕的止住步子,未放出神識觀察情況,反而在半空降落,隱匿於小山坡的樹林中,希望待一切過去再繼續趕路。
一路上陳陽遇到特殊情況大多以避而遠之的方式處理。
誰曾想這一次卻未能如願,打鬥的聲音越來越大,這表示對方在向他這邊靠近,陳陽劍眉微蹙,運轉斂息之法,將氣息徹底掩蓋。
此時的天空,有兩夥人正在激烈拼殺,玄光縱橫,法寶飛舞,一聲聲的轟鳴聲不絕於耳,不時伴隨著慘叫聲與怒喝聲。
細細看來,會發現是一夥出家人正追殺另外一夥魔道修士。
北蒙信仰佛教,佛教自西域傳入,無數歲月的融合變化,形成了北特的信仰文化。
北蒙的出家人不剃度,穿著也帶有本土文化,且以‘法師’自稱,教義也大相徑庭,自成一派。
陳陽雖是初次遊歷,卻也知北蒙法師信奉‘大輪明王’,傳說大輪明王乃佛主之親傳弟子,創立‘密宗’,建‘大輪寺’於大雪山,佈道法經,普渡萬民。
大輪寺雖是出家修行之地,卻與世俗有緊密聯絡,密宗為北蒙國教,深入民心,得千萬百姓信奉,影響極廣,哪怕魔道在北蒙發展有燎原之勢,且人多勢眾,但與密宗相比,仍是差上一籌。
密宗收取弟子,寧缺毋濫,當年師父陳師吉曾遊歷北蒙,身為國教的密宗其弟子不足萬人,實在是匪夷所思。
關於北蒙的許多知識,陳陽皆是從師父口中得知。
兩夥人打著打著便來到了陳陽隱匿之地的上方,陳陽抬頭一看,雙人人說比例差距極大,密宗人數不足十人,魔教這邊一眼掃去卻有四五十之多。
之所以魔教節節敗退,皆因魔教修士實力參差不齊,而密宗這邊除領頭的一人看不出深淺,其他人全部是煉氣化神中境乃至上境的水準。
“不要做無畏的掙扎,束手就擒。”
密宗領頭中年男子身著亮金袈裟,天庭飽滿,一臉,帶六顆拳頭大小的珠子於胸前,金光奪目。
此人聲音不大,卻隱含密宗秘術,魔教眾人聞言皆神情一怔,不由自主的停止了攻擊。
一位老者,滿頭銀髮,眯眼盯著密宗中年男子陰沉道:“好一個心藏梵音!”
老者境界當與密宗領頭法師在伯仲之間,並未受到印象,仍流露出忌憚之色。
“血門十二長老各個實力非凡,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密宗領頭法師法號‘真羅’,如瞭解密宗,見胸前配有‘六珠’,便知是大輪寺‘六珠法王’,地仙一級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