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收垃圾的都不要,嫌佔地方。
“杜哥這可真是件寶貝,在家裡放了幾十年了,據我父親說好像是一個錘子,而且是戰場上猛將用來衝鋒陷陣的錘子。”
戰場上用來衝鋒陷陣的錘子,還沒有人拳頭大,說出去保證會被人笑掉大牙。
你看看電視劇演的,裴元慶手持一對銀錘,重三百斤。
李元霸使一對重八百餘斤的擂鼓甕金錘,打遍天下英雄無人能敵。
每位演員用的錘子都有人頭大小,更甚者比小號銅鼎還要大。
你一個沒有拳頭大的東西,說是猛將用來衝鋒陷陣的兵器,誰會相信。
瞬間他的表現已經引得人紛紛叫喊,嘲笑不止。
羞的來人漲紅了臉,嘴唇開合想反駁卻又說不出話。
實在是拿這麼大的東西說是戰錘,他自己都不相信。
拿起東西想要離開,可想到這萬一是件寶貝,那自己不賺大發了,他絕不能走。
至少相比於拿銅襠喝酒的那位,他這個沒什麼問題。
最多是被人嘲諷幾句,咱受得住。
杜康拍拍桌子喊道“都別笑了,他說的是實話,這的確是戰錘,至少能價值數百。”
瞬間眾人譁然,怎麼也不相信杜康說的是真的。
別說是他們,杜康第一次知道的時候,也感覺三觀被重新整理。
實在是古代武將使用的錘子很小,非常小,小到你會覺得好q好萌,大多還沒有拳頭大。
你們想像一下,隋唐四猛八大錘和李元霸掄的是這種錘子,以及大鬧朱仙鎮的岳雲和八大錘也是掄的這種錘子,有沒有覺著反差好大?
三觀破碎有木有?
但這就是事實。
沒得辦法,錘這種兵器,和刀劍的配重完全不一樣,重心非常靠前。
因此導致非常難以來回掄。
掄出去容易,收回來很難,錘頭太重基本收不回來,只能儘量減小錘頭的重量。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記載:“本朝定製:綠營雙錘,鍊鐵為之,左右雙持,通長各一尺九寸,錘圍各六寸,形如瓜稜,重各一斤三兩。柄各長一尺三寸,圍二寸五分,木質髹朱,系藍緌。”
注意這是禮器,就是儀仗隊使用,禮儀性質的兵器,威力要有,但更要有威懾性,所以鑄造的更大一點。
平時兵器錘頭能有一斤就不錯了。
杜康曾經在博物館專門介紹鐵錘的地方見過見到一溜擺開的鐵錘等兵器。
裡面尺寸最大的,份量足足有……一斤多。
其他的更小,完全是q版的。
所以對方手中的這個鏽蝕的非常嚴重的破爛,的確是古代戰場上猛將衝鋒陷陣用的戰錘。
至於為何演電影的時候,每位演員的錘子都那麼巨大,有的甚至能比小號銅鼎還大,那也是沒辦法。
我堂堂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漢,用的錘子只有鵝蛋大小,我不要臉的嗎。
還不得被觀眾噴死。
能有那麼大錘子,只是誇張的手法。
喜歡重生1982做頑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做頑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