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山掘子甲出馬,沒過幾天時間,就將整個木槿軒的白蟻抓了個遍。
連螞蟻以及其他一些昆蟲也遭了殃,被它們抓起來當做美食消滅。
他這邊不及沒過兩天,羅老就急了跑過來質問“我說你到底行不行,這些穿山甲還得訓練多長時間?現在能不能開始使用?”
“行行,我這就去幫忙,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真是的,這是訓練穿山甲,你總得給我點時間。”
羅老不知說什麼好,他已經給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幫忙訓練,總得見見成果。
最主要的是他各項審批手續也都辦下來了,已經開始考古,結果你還沒有音訊,能不急嗎。
帶著分山掘子甲過去,跟羅老溝通了下,杜康就指揮著分山掘子甲鑽洞,按照羅老給的地點,留下一隻分山掘子甲,接著帶領其他的分山掘子甲去其他地方鑽洞。
好吧,還是稱呼它們為穿山甲,分山掘子甲總感覺有些繞口。
再者說這是盜墓的稱呼,咱是考古,不是一回事。
杜康隨後指揮尋寶鼠鑽進墓室,&bsp&bsp藉助它的視角檢視裡面的情況。
墓室由於年久失修,裡面很多地方已經進水倒塌,&bsp&bsp但杜康還是想盡辦法檢視,&bsp&bsp想要儘量繪製出墓室的大小等情況,&bsp&bsp讓羅老能夠有目的挖掘。
趁著它們探測的功夫,杜康過去檢視。
此時羅老正帶著一群人,&bsp&bsp小心翼翼的挖掘墓室外圍,尋找周圍散落的古董。
至於他最初調來的挖機,早已經送回去。
挖機挖掘速度倒是夠快,&bsp&bsp可這是考古不是挖溝,一鏟子挖下去,誰知道得弄碎多少寶貝。
一群人拿著刷子、小鏟子小心翼翼的清理,一鏟子一鏟子的挖掘,遇到軟的地方,&bsp&bsp還能多清理出一點泥土。
有些石子多的地方,&bsp&bsp那簡直是磨,&bsp&bsp一下下去能鏟一小盆捧下來已經很不錯。
遇到東西那更是小心在小心,&bsp&bsp用刷子清理,生怕出問題。
杜康檢視半天就有些不耐煩,詢問道“羅老弄出來多少好寶貝?”
“哪有多少寶貝,你看看那邊都是的。”
杜康隨他過去進入一間帳篷,便見到裡面有幾個架子,上面擺滿了各種雜物,&bsp&bsp說是垃圾都有些侮辱垃圾的意味,純粹是廢物。
上面還沾滿了泥土鏽蝕,根本看不清到底是什麼物品。
但以杜康專業的眼光,卻知道這就是古董最初的樣子,&bsp&bsp只有經過專業人員的清理,&bsp&bsp方才能變成人們看到的古董模樣。
最典型的是青銅器。
你以為的青銅器是什麼樣的?青銅器上面,有著完整的銘文,&bsp&bsp帶有厚重的年代感,&bsp&bsp充滿歷史的沉澱。
而事實上最初出土的青銅器,早已鏽蝕的不成樣子,&bsp&bsp有些甚至只是一塊塊的廢銅爛鐵。
只有經過整形、去鏽、補配、銘文鏨刻、焊接、粘接、做鏽等等步驟,方才能將原本的破銅爛鐵變成完整的青銅器。
見裡面正有幾個專家正小心的清理著古董,杜康也戴上手套幫忙,他還有博物館外聘專家的身份,&bsp&bsp有資格清理這些古董。
誰知沒過一會,有專家在那裡好奇說道“你這清理手法很古怪。”
“各家有各家的清理手法,&bsp&bsp我這屬於古法,跟你們不相同很正常。”
“如果我沒看錯,應該是盜墓出身吧。”
杜康臉當時就黑了,神他媽盜墓出身,他好好一個人,怎麼能跟盜墓聯絡到一起。
不過人家能有這個猜測很正常,民國時盜墓猖獗,甚至
開始使用地下定向爆破、遙控爆破、膨脹爆破等多種先進軍工手段。還出現了團伙化、集團化、產購銷一條龍的趨勢。
誰讓當年戰亂不休,根本無人顧及這方面。
但等到建國,國家漸漸安定下來,就受到嚴厲打擊,沒辦法轉而搖身一變,改邪歸正,開始服務社會,成為考古能人。
????????例如在發掘長沙馬王堆漢墓時,當時墓內四個放置隨葬物的箱子太深,伸手夠不到,人又不能下去,民國時做過‘土夫子’的探工便腰繫繩帶,上面用人拉住,側著頭將手伸進去,把裡面的隨葬品一件一件完好地取了出來。
在抬那具著名的名為辛追的漢代女屍時,探工們更顯示了‘土夫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