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還沒離開,又有人推門進來,竟然是張局長。
杜康驚訝道“張局長,你怎麼來了?”
“給你送人,掙外匯你都不著急,有這樣的嗎。”
張局長有種自己成為跑腿的感覺,招商引資,擴大規模之類的事情,都是人家找他審批。
結果,怎麼到了杜康這裡,他還得巴巴的上前幫忙。
可誰讓杜康掙錢快呢,他從稅務局瞭解到,僅是木槿軒成立以來,杜康繳納的賦稅就有一萬多,接近兩萬。
而且人家是用外匯結算,這是國家最缺的,沒有外匯,你想從國外購買物品,根本不可能。
當然這點錢還不值得他親自前來,但木槿軒才成立幾個月,這麼短時間,就能有這樣的成績,一年交十萬乃至十幾二十萬都沒問題。
若是擴大規模,幾十萬都有可能。
這樣的活力產業,哪能不予以關注。
就想著讓他儘快擴大規模,能夠大量賺取外匯,成為他手中的一筆政績。
過來就埋怨,杜康很是無奈,可人家身份在那邊,又是過來給自己幫忙,他總不能反駁,只好將小次郎拉過來:
“我這不是正準備擴大規模,這是我在扶桑的獨家經銷商,特地來給我送機器的,為了這批機器,我可是花了足足五萬。”
“真的?”
“不信你問他。”
小次郎一臉懵,這五萬是我替你花的好吧,你根本就沒打算要。
看那樣,要不是自己連工程師都請來了,還打算退貨。
若非這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他恨不得啐他一臉。
還是得替他打掩護:“沒錯是真的,我還專門去請了扶桑的技術人員來安裝除錯。”
“這還行,算你過關,以後一定要好好經營。”
“張局長放心,我向你保證,一定盡力賺取外匯,要不然我們一起去看看?”
“行,我倒要看看你買的什麼機器。”
正要離開,張局長忽然看到旁邊放著的那塊金磚,打磨的鋥光瓦亮跟個銅鏡似的,能夠照出人影。
“你這是什麼?”
“金磚,怎麼樣,磨的不錯吧。”
張局長忍不住一豎大拇指說“不愧是巧手王,竟然連金磚都能磨成這樣。”
“還行,多磨兩遍就可以了。這是我使用特殊工藝打磨,使用時間越長愈加光亮,甚至可以當鏡子用。”
小次郎驚訝,還能這麼好,若非他知道杜康手藝極佳,都不敢相信真的。
張局長也有些不相信,詢問“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我的手藝你還不相信。”
“我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這種金磚我在故宮參觀的時候見過,據工作人員說只剩一塊。
而且最主要的是,據說這種手藝已經失傳。你是如何學到的?”
“我在書上學的。”
杜康信口胡謅,反正對方也不可能查驗。
張局長一臉懵,書上還教人如何打磨金磚?
但人家不想說,他也不好多問。
三人一起前往木槿軒,此時正有七八個面相憨厚的老師傅等在那裡。
張局長幫忙介紹說“這就是我給你介紹的老師傅,他們在木匠行都有二三十年的經驗,製作雕花佛龕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