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雖然有腥味,但好歹也是肉,總比天天干啃饅頭強。
平心靜氣在那裡釣了一下午,天色漸黑,除了鰟鮍,一條魚都沒釣到。
眼看著只能空手而回,杜康也不氣餒,看旁邊正在抽芽的柳枝是那麼嫩綠,充滿了春天萬物復甦的氣息,帶回家插在盆裡,也能給家中帶來點綠色。
就折了段樹枝帶回去。
釣魚人永不空軍!
釣不到大魚就釣小魚,釣不到小魚就摸蝦,蝦摸不到就摘野菜,野菜也沒有的話,哪怕喝兩口水再走,總之必須有收穫!
回到家,母親劉芸正在那裡做飯,看他回來說道“怎麼回來這麼晚,趕快吃飯。”
“知道了,這就過來。”
聽到吃飯,杜康神色有些暗淡下來,他倒不是對食物不滿意。
現在的食物當然不能跟幾十年後相比,但他們家條件不錯,不說頓頓白麵饅頭,至少能吃飽。
人都是對比出來的,別人窩窩頭都不敢放開吃,他好歹吃喝不愁,上哪抱怨。
而是一吃飯,他就想到自己穿越的事情。
穿越的時間他記憶深刻,八二年一月二十四,按陰曆算,臘月三十,除夕夜。
嗯,正好趕上吃團圓飯。
這飯吃的當真是五味雜陳。
以至於每回吃飯,他都想起自己穿越的事情,想到自己原來的父母。
洗完手上桌吃飯,桌上一共有四人,除了他的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囡囡,是他的妹妹,一個可愛的小丫頭。
杜康先給父母盛了一碗,然後又給妹妹和自己盛了一碗玉米粥,才坐下吃飯。
不過是白麵饅頭,菜也只有一盤少少的青菜,但幾人卻吃得津津有味。
看他們大口吃飯,杜康也來了胃口,三兩口就將饅頭吃下,然後是玉米粥,沒過幾口便喝了個乾淨。
這麼點東西當然沒有吃飽,抬頭看看玉米粥在老媽那邊,便舉起碗,說“老媽幫忙盛一碗。”
老媽劉芸放下碗筷,就準備幫他盛飯。
這空檔,看到舉著的碩大青花瓷碗,樣式古樸,帶著歲月的痕跡,杜康心中一動,這不會是古董吧?
聽說這年頭沒人重視古董,很多明清朝的瓷碗,都被當做普通碗碟使用。
翻過來看看碗底,只見下面印著六個大字“大清乾隆年制”,我勒個去真是古董。
杜康當時就激動的兩眼放光。
再看桌子上用的這幾個碗碟,好像跟他這碗是配套的。
哪顧得上其他,直接將妹妹的碗奪過來,把裡面的玉米粥到進自己碗裡,翻過來檢視碗底,“大清乾隆年制”六個大字映入眼簾。
這的確是一套的!
劉芸臉色當即就拉了下來,呵斥道“你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