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兮伸手將小十七給抱起來,颳著鼻子,“你啊,就當一棵安靜的小人參,不成麼?”
三月裡,寧壽宮傳來噩耗,溫惠皇貴太妃還是沒能熬過去,於三月十四日薨逝了,年八十六。
溫惠皇貴太妃對皇帝有撫養之恩,皇帝一向侍奉甚孝。老皇貴太妃居寧壽宮中,如皇太後一般地尊養。
此時老皇貴妃去了,雖說八十六歲已是喜壽,可是皇帝也是傷心難訴。
三月十五日,皇帝親赴吉安所奠酒;三月十八日,老皇貴妃的金棺要從宮內的吉安所送至宮外殯宮暫停,皇帝又親臨親送。
近六十歲的人了,如此送別撫養過自己的老人家,在那金棺起落的浮光掠影裡,看見的何嘗不也是那已經等待在不遠處的、屬於自己的歸路去。
這便傷心又多一層。
皇帝下旨為溫惠皇貴太妃穿孝的是皇十二子永璂、皇次孫綿恩阿哥。
這已是乾隆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連續三年,永璂都是首當其沖的穿孝之人了。
在那拉氏死後,前朝不是沒有王公大臣依舊對永璂抱著希望去,可是在皇帝這般連年的打壓之下,宗室王公們也已明白皇上的心,便是再有不滿的,也只能啞忍於心,不敢發聲了。
四月裡,又有一位前朝的嬪妃薨逝——雍正爺的馬常在。
這位馬常在家世不高,故此當年剛進宮的時候,只為答應;雍正八年一月晉為馬常在。
這常在位,便也成了她最後的位分。雍正爺崩逝之後,再到如今的乾隆三十三年,將近四十年的時光過去了,她依舊還是常在。
這位常在就連身後,也是一場悲涼。她的彩棺從宮裡挪至田村殯宮之後,竟然長長地停了七年還沒有入土為安。
七年以後,乾隆爺發現此事大發雷霆,懲處了大批官員,馬常在的彩棺才終於得以入葬泰陵妃園寢。
這樣的生前和身後,是一個身在常在位分的低微嬪妃的最為生動的寫照了。
無家世、無寵、無子的後宮女子,無論活著還是死了,都沒人在意。
因著這連續的哀慼,加上今年又是三年一度的八旗秀女挑選之年,且以今年玉牒告成,故此皇帝在這一年裡大封後宮。
五月二十一日,皇帝奉慶妃位下學規矩女子為平常在。
一個“平”字,可窺視到皇帝對於平定西南的心願;又或者是這個新人在皇帝心中的觀感和位置去。
六月五日,皇帝下旨,語琴晉為貴妃;容嬪封妃;常貴人晉為為嬪。
傳旨後宮,婉兮自是歡喜,親自赴語琴、容妃宮裡道賀。
這一場進封,容嬪封妃倒不奇怪,因為她的身份,早幾年已經享受了妃位的待遇去,宮裡人私下裡都已經開始稱呼為“容妃主子”去了。
語琴能封貴妃,這是有些叫人意外的。終究語琴這些年從無所出,按說能封到妃位已是特恩。如今卻能封到貴妃,前朝後宮心下便也都明白,這自是因為撫養了十五阿哥的緣故。
雖不是親生,卻是自幼撫養皇子。且這位十五阿哥身份貴重,養母封貴妃便也是情理之中了。
叫眾人不能不小心的,自是常貴人的封嬪。
終究她才進宮兩年,且又是皇太後一門所出,在位分上這便已經開始攀升了,自是語琴與婉兮之前所擔心過的。
倒是婉兮垂眸笑笑,“好歹去年皇上秋獮之時翻了她的牌子,也別讓人家虛擔得寵的聲名去不是?皇上給晉位,這便自能坐實了得寵去,那也是好事。”
倒是婉嬪超然而笑,“皇貴妃說的是,這後宮啊總得有新舊更替,總不能永遠靜水無瀾去。如今咱們年歲都大了,是得榮著後宮裡再有些新人得寵才好,若此才能符合天子雨露均霑之責不是?”
婉兮回眸,含笑向婉嬪點頭。
稍後禮部那邊又送來常貴人封嬪的封號,乃為一個“順”字,常貴人從此便是順嬪了。
以順嬪的家世出身,皇上給了這麼個封號,倒是叫後宮都有些意外。
順者,從也。
穎妃也是覺著有趣兒,直道:“以皇太後的心思,未必不是期望順嬪能夠領袖後宮呢,又如何變成了個順從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