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兮便也笑了,“就連我自己,何嘗不是也這樣以為來著?我還想著怎麼上前去攔住皇上,別叫他慣壞了小十五去。可現在你瞧,都是咱們想多了。終究皇上就是皇上,他的心思之深、之高,又哪兒是咱們能比得上的呀?”
一路走到五龍亭去。
五龍亭,顧名思義,便是無座亭子。
五座亭子錯落有致,中間的亭子為首,規制最高;其餘四座宛若兩翼,分左右依次向後。
五座亭子以漢白玉曲橋相連,遠遠望去,宛若遊龍伏在水面之上。
中間那座為首的亭子,名為“龍澤亭”,屋頂為重簷攢尖頂,下方上圓,寓意“天圓地方”,象徵著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
左邊兩亭名為“澄祥”、“滋香”,澄祥亭為重簷,滋香亭為單簷;右邊兩亭名為“誦瑞”、“浮翠”,形制與左邊對稱。
五亭皆為綠琉璃瓦頂,黃瓦剪邊,簷下樑枋施小點金旋子彩畫,絢麗多彩,金碧輝煌。龍澤、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單孔石橋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簷下各懸華帶匾一方。
皇帝抱著小十五直接走入“龍澤亭”去。
婉兮與玉蕤含笑對視一眼,便走入“澄祥”亭去,不遠不近地望住皇帝和小十五。
這會子有了皇上作陪,小十五已是安靜下來。婉兮也不想打擾父子相處,她更願意留這樣一步距離,由著他們兩父子單獨親近去。
絢麗的亭臺,與這冬日裡的冰雪,正形成鮮明的反差。立在這錦繡色裡望眼前冰清雪白,格外有一種心境曠達之感。而身畔一步之遙,便是她今生今世、在這人間紅塵裡的幸福。婉兮不由得深深吸一口氣,雖立身冬日,心下卻有暖陽融融。
見皇帝站定,外頭冰上忽然一聲巴掌,北海之上遠遠近近如潮水一般,忽然湧進千百人來!
冰上立時如開滿絢麗的花兒。
婉兮不由得驚呼,“……這豈不是‘大閱冰鞋’?”
便從乾隆朝起,走冰被定為“國俗”,故此不是單純的“嬉戲”、表演,而是八旗官兵必備的作戰技能。
故此每年冬天,便如尋常閱兵一般,皇帝也會對八旗官兵的走冰技能,進行一次大檢閱。相對於常規檢閱弓馬騎射的閱兵,“大閱兵鞋”就相當於冬季閱兵,檢閱的是官兵的冰雪技能。
從十月前後,西苑三海南海、中海、北海)的水面結凍了,視何處冰層最堅,便在何處令八旗官兵操練走冰。
為此,朝廷專設“冰鞋營”,有“冰鞋大臣”專司此職。訓練與“大閱冰鞋”大典所需的經費、設施、賞銀等都由內務府提供,這便是皇家的內帑了,不必動用前朝公中的銀兩。
每年十月諮八旗及前鋒統領、護軍統領等處,每旗照定數各挑選善走冰者200名,內務府預備冰鞋、行頭、弓箭、球架等項。
“前鋒”說的便是健銳營,健銳營聽似“一個營”,實則卻也是依照八旗旗份,分為左右兩翼。左翼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右翼為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
十月間,“冰鞋營”便是在健銳營、護軍營中,每個旗份各選二百人,合併一處,這便有近兩千人參與大閱兵。是閱兵,便是也有表演的性質,卻絕不可能出現個嬪妃啥的在兩千多官兵面前‘冰舞’~~)
見此盛景,玉蕤便也笑了,“是‘大閱兵鞋’,只是還在十月裡,這便還不是正式的大閱,還只是操練。”
婉兮便也含笑點頭,“可不,往年正式的大閱都是在十二月,正好兒與過年的喜慶合併一處。咱們便是每年都能得見,可是這操練的場面,卻還是第一回 見。”
婉兮側眸望向龍澤亭,“……那小十五,就更是第一回 見了。”
玉蕤秀眉微蹙,“那皇上為何不等到十二月間,再帶咱們十五阿哥去看正式的大閱,卻忽然今兒來看操練?”
婉兮略微想了想,便也已是垂眸淺笑。
“因為,十二月間的大閱,那都是官兵經過了幾個月的操練,所有的身法、佇列都演習純熟了,到時候兒在皇上、皇太後、宗室王公和大臣們面前,不出半點兒錯漏的時候兒;那便更像是一場表演,只有完美和精彩了。”
“而此時的操練期間,這十月裡冰才凍硬不久,官兵們就是上冰操練,日子也才沒多少。故此便技藝尚且還都有些生疏,便是健銳營、護軍營裡挑選出的健武之人,也難免乍然上冰依舊有手忙腳亂的。”
婉兮說著,遠處的佇列裡,果然就已經有摔得人仰馬翻的。
婉兮便笑了,“你瞧……皇上他啊,便就是要叫小十五去看這時候兒最真實的情形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