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阿哥爺怎地懨懨的?既然不是這活計不好,難不成阿哥爺是不喜歡這活計出自我手不成?阿哥爺,是等著英媛給做呢,還是博容?”
永琪嘆了口氣,拉住鄂凝的手,將她帶進懷裡來。
“好了,好了……都是我不好。我啊不是不喜歡,只是那會子是心下想著事兒呢。你也說了,端午那天我得陪著皇阿瑪上龍舟,親自跟哥們兒、宗親去競渡,我這心下正想著這個,便一時走神了。”
鄂凝這才破涕為笑,“若是這樣兒,那我就算白擔心一回了。其實阿哥爺又何苦擔心,宗親裡頭,誰敢超過皇子去?便是皇子裡頭,又有哪個哥們兒是阿哥爺的對手?”
鄂凝一個一個細數:“十一、十二這兩個小的就不必說了;便是幾個年長的,老八那腿,我怕他連船都不敢上吧?至於老六,已是出繼了,沒的來搶這個風頭;至於四哥……呵,我瞧著他不會不明白當年給定太妃送陀羅經被,是什麼意思吧!”
鄂凝這樣想,其實這宮裡宮外誰不這樣想呢?便是有什麼爭的,首先便剔除了十一、十二兩個小的;至於那還不滿三週歲的小十五,更是連想都不用想……
沒人明白,他此時心下最為忌憚的,反倒是這個話還沒說利索的小十五啊!
他心下的苦不知該如何說,更擔心便連自己的福晉都不能信。
永琪黯然垂下眼簾,“……也許一切都已悄悄兒地改了。”
鄂凝一驚,上前忙把住永琪的手臂,“阿哥爺這是說什麼,我怎麼不懂了?阿哥爺說的是十二阿哥?是,他是嫡子,眼見著這快十三,快到指婚的年歲了,可是他這麼大個小孩兒上了龍船,當真就懂如何指揮不成?”
永琪只覺疲憊,擺了擺手,“便是不說旁人,我只怕我這腿,也得跟著搗亂。”
這也許就是與天意的相反吧,天下大旱時,他的腿病彷彿好了;可是終於天降透雨,朝野上下皆歡了之後,他的腿病反倒複發了。
這樣的腿病,若是站在龍舟船頭,迎風頂水的,只怕更受不住。
鄂凝微微咬了咬牙,“……這會子再說勸阿哥爺請太醫的事兒,也已是來不及了。阿哥爺不若噙化些人參,可好?總歸賽龍船不過今日這麼一會子,阿哥爺藉著人參襄助,頂過那一時半刻,當不難。”
永琪眸光微微一亮,“也好!”
鄂凝這便興沖沖親自去開小庫房取人參了,永琪也緩步跟出來,朝茶房走過來。
正見管燒火的老太監來取柴火。旁邊的小太監便有些急,緊著提醒,“張爺爺,這柴火前兒幾日剛被雨澆過,點不著!”
那姓張的老太監便笑,“你個小豆芽兒,誰說點不著了?便是被雨澆過,可這兩天都是響晴,早曬幹了。”
小太監有些尷尬了,便搶上前來,翻開那捧柴火去,“您瞧瞧,瞧瞧,就算外頭是被太陽曬幹了,可是裡頭還是潮著哪!”
老太監便又笑了,“終究是年歲小啊,沒在田間地頭兒攏過火吧小子?爺爺告訴你哈,爺爺小時候兒也淘氣,沒少了跟一幫小哥們兒在田間地頭地攏火,烤螞蚱、烤苞米的。那時候兒都小,家裡自不給帶著火鐮,也沒個火種,怎麼攏火啊?”
小太監聽得一愣一愣的,“對啊,沒有火鐮,你們怎麼攏火啊?”
老太監便樂了,舉了舉手裡的柴火,“就靠它!就偏找那水邊兒的葦子、草啊的,就偏要原本裡邊兒水氣大,外頭被太陽暴曬了的,攏夠了一堆,放到大太陽地兒下曬著。你就等著吧,過不了多一會兒,都不用火鐮,那一堆葦子啊草啊的,自己就燒起來嘍!”
小太監登時傻眼了,跳過來問,“爺爺,我的爺爺哎,您老給說說,這算什麼道理?”
老太監便樂,“就是因為裡頭有水氣,外頭太陽曬,那柴草裡頭啊,就‘發’了,跟發面的道理似的。那股子氣兒就把火給拱出來了~~”原理就是蘆葦含水量過高,加之氣溫高,發酵引起自燃。曾有造紙廠的火災就是這麼起的)
永琪原本意興闌珊,立在廊柱旁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冷不防聽到此處,不由得倏然站直,眼底一亮。
他想起母親說起過的蒙古人的端午習俗——蒙古人這一天可不用祭祖,更不用講什麼仁孝,蒙古人這一天只“打大圍”,要獲取最大的獵物!
他的母親愉妃是蒙古人,他便自然跟令貴妃的小十五、皇後的十二,以及由舒妃撫養大的、有一半高麗血統的永璇他們,都不一樣!
五月初一起,宮內宮外已經都開始佩掛五毒荷包。
滿人的端午節,是從五月初一就開始過了的。
滿人的端午節,節慶繁多:拜山祭祖、乘水臨風、登高望遠、祈禱解瘟、騎馬射箭等陸續展開。
內務府帶人在宮內各處開始張掛“五毒吊屏”。吊屏上有五毒的圖樣兒,可驅邪避惡,保平安。這吊屏要一直掛到六月初二呢,因了這掛屏,倒叫各宮用以遮陽的普通蘆葦簾子暫且讓了位兒,都被暫存了起來。
宮內、圓明園裡各處戲臺,昇平署的大戲也已經開唱。演出的劇目有《闡道除邪》、《靈符濟世》、《怯邪應節》、《採藥降魔》、《奉敕除妖》等。
《靈符濟世》演的是曾在茅山修行的一個道士見有些遊方道士竊取假符欺人賺錢,在端午節時,帶上些靈符向世人佈施。一遊方跛道士誑世人買符,見道士在施散靈符,就要與之比法。道士開掌成雷,跛道士只得服輸。
《怯邪應節》演的是端陽節時,天師張道陵下界降妖。蝦蟆精、蜈蚣精、蜥蠍精、蠍子精等五毒化作紅粉佳人,想避過硃砂符、雄黃袋。醫生送一貼和道士發現五毒化為五女,與之相鬥。張天師趕到,召來五雷公、五電母,殛斃五毒。
一時間神仙妖怪、牛鬼蛇神俱都上場,熱鬧非凡。所有人都沉浸進了節日的氣氛,便連“九洲清晏”當值的太監、侍衛,都放鬆了警惕,甚至忍不住溜出去偷偷兒瞧戲去了。
謝謝親們的禮物啦,嘴兒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