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便抱著小七,輕聲哄著,“可是阿瑪走那麼遠,那麼久,會想小七的啊。難道小七為了麒麟保那臭小子,就不想阿瑪了麼?”
小七被皇帝問得怔住。
三歲的小女孩兒,垂下頭去左右為難了好一會子,才終是回手抱住了皇帝的頸子去。
“……女兒選阿瑪。”
皇帝長舒一口氣,可是眼圈兒卻跟著熱了。
不知該如何表達心下的情感,只能將柔軟的小女兒,緊緊地摟在懷中,貼在心口的位置。
滿人並不似漢人那般重男輕女,甚至在女兒出嫁之前,家裡對女兒的重視程度,甚至要比兒子還多;姑娘出嫁之後回門來,宴桌上是跟著爹孃長輩一起坐,而當兒媳婦的卻是站在地下伺候的。
況且皇帝的女兒本來就少,此時和敬公主自己都當娘了,四公主又出嫁在即;八公主舜英又是那麼個模樣兒……啾啾還不會說話。這會子能抱在懷裡這樣稀罕的,也就是小七了。
便是同為他與九兒的孩子,即便永璐是皇子,可終究小七才是他們兩人盼了那麼多年的第一個孩子。故此皇帝心下與小七的情分,便要格外深厚一些。
皇帝吸了吸鼻子,摟住小七晃了晃,“好孩子別遺憾,總歸咱們九月就能回來,就晚兩個月,你回來便又可以看見麒麟保了。”
“總歸啊,他在宮裡念書,若無意外的話,要一直唸到將來他成親呢。這麼算算,便還有十幾年去,總有你們盤桓的日子,啊~”
小七這才破涕為笑,使勁兒點頭。然後又抬眸望住皇帝,“……可是,阿瑪,什麼叫成親?是不是就是新娘子、新郎倌兒的過家家?”
皇帝撲哧兒笑了,“怎麼著,看樣子這過家家,你玩兒過啦?”
小七這才靦腆地點頭,“……是旺旺教我玩兒的。他說,這個過家家最好玩兒啦,我要是不玩兒,那以後就一定會後悔的。”
皇帝長眉倏然高挑,緊接著便是爆笑。
“好啊好啊,我方才還說麒麟保是臭小子,看來拉旺這小子也是個臭小子!”
長得那般忠厚俊秀,卻也是個心下有心眼兒的~~
七月初四,皇帝奉皇太後,從圓明園起駕,秋獮木蘭。
隨扈的嬪妃,依著規矩,依舊還是六位。除了必定要去的皇後那拉氏、穎嬪,新進封的兩位蒙古主位伊貴人和郭常在之外,婉嬪跟去照顧小七。
這五位倒也都不算奇怪,變數卻是首先出在妃位上。
原本理應是出於蒙古八旗的愉妃去,可是今年皇帝撤下愉妃,卻叫舒妃一起跟著去了。
今年這樣一個年頭,愉妃沒去,是叫六宮有些狐疑;可是好在今年剛剛有永琪的小阿哥夭折的事兒,故此眾人便也都說,怕是皇上體恤愉妃心情不佳。
妃位以下,便是本出自厄魯特蒙古的祥貴人,竟然也沒能隨駕跟去。
這一回妃位以上,除了身子綿弱的純貴妃、即將臨盆的婉兮之外,京裡就只剩下愉妃了。
故此皇帝雖有猶豫,可還是將多貴人託付給了愉妃。
七月燥熱,婉兮身子也沉了,也是顧著孩子,便在島上關起門來,更懶得動彈。
宮裡有母親和玉蕤,以及永璐和啾啾兩個孩子的陪伴,這日子過得倒也輕快。
閑了便坐在廊下,一邊與母親說著家常話兒,一邊看著孩子們玩兒。又或者,瞧著玉蕤挑教宮裡新挑進來的幾個女子。
玉蕤教小女孩兒們學起規矩來,那真叫一個嚴格。時常看幾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兒被罰在牆根兒下靠牆站著,頭上情,叫玉蕤網開一面去。
新來的幾個女子,有頂玉蕤的缺,直接到她位下伺候的;還有兩個,是伺候玉蕤的。
玉蕤央著她給取名,婉兮本想也將伺候玉蕤的兩個女孩兒依舊按著自己宮裡的規矩,以玉為名。只是終究玉蕤自己名字裡有玉,故此總不能叫那兩個女孩兒跟主子用同個字兒去了,這便換了個法子,以“翡翠”來取名。
翡翠雖則類似翠玉,之時這會子時人“不以玉視之”,也就是說這會子人們並不將翡翠看作玉的一種。而翡翠又像玉,故此用來當兩個女孩兒的名,最是合適不過。
兩個女孩兒一個名為“翠鬟“,一個為“翠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