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不下去了。”老太太嘴上是這樣說可是心裡也掂量著這些鴨子的絨毛能不能賺錢。
別人也是這樣想的,一個個又開始討論那鴨絨能做成什麼樣的衣裳。
向家金老太太的探子們回來了,那豐喜娘也收到了劉清清的訊息,“原來也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不對,應該是一個不甘心窮困的。”
看著放在眼前的書信,上面寫了劉清清是一個擅長經商做買賣的,正在給祁家做掌櫃的。
她們不知道劉清清不光是給祁三郎做工更是他的合夥人。
“這小蹄子倒有些能耐,怪不得郎君能看她一眼。”小丫鬟也是一個識字的對於這信上寫的東西全看得明白。
“好了。咱們且先看著,然後再說。”豐喜娘可是沉得住氣的,若不如此她哪能從堂姐手裡把這門親搶過來。
劉迎娘在孃家裡住了幾天就回自己家去了,臨走的時候跟王婆子講:“娘,若是你還不開心不如跟我回去住幾天。”
王婆子哪裡肯,那個嚴家全是姑娘一個人在操心若是她去了得給劉迎娘添多大的麻煩啊,再說那老嚴婆子還活著呢,她去也不好。
“我在這裡住得好好的不想出去溜達,你且家去吧。那幾個孩子還得由你管著才行。”
劉迎娘也不客氣,這次阿耶去了,娘箱子裡剩下的那些沒給阿耶做成衣服的料子全被她拿走了。
她空著兩手來卻帶了一個大包袱走,看得韓氏眼直,她很想對二弟妹張氏說:你總說婆婆偏心我們一家,那是你沒看到她對小姑一家有多好。
劉迎娘也看到了大嫂不滿意的眼神,可她再不滿意又如何,這個家還是王婆子說了算。
劉正才不會跟自己的妹子計較這個,他拉走韓氏小聲對她說:“下次娘那裡再有什麼好東西記得讓大郎跟三娘去要,先下手為強。”
韓氏這才想明白劉正哪裡是不爭,他是留著心眼不跟王婆子在面上起沖突。
且讓劉迎娘佔一次便宜吧。
劉迎娘已走出很遠根本沒看見韓氏看她那冷漠的眼神,她心裡還盤算著現在只有娘了,怕是她會更想著自己。
又一想三哥不送自己回去的事就有些惱恨,他說鎮上有事要他去,人家早就跟他說好的,可劉迎娘怎麼看都不像有這事的樣子,又挑不出什麼理來,就是知道劉義說謊又沒有證據。
她把這事同王婆子說了,結果王婆子卻說:“你三哥在鎮上做工也不容易,怕是早有人跟他定下了車子用,你早些家去不要挑他的理。”
王婆子最喜歡老兒子跟這個小姑娘,老大家裡她最喜歡的是劉大娘是她的第一個孫子輩的孩子。
餘下的就得看她的心情了,她最不喜歡的怕就是張氏了,如何都看不上眼,更別說幫她照顧那幾個孩子。
如今張氏也不來惹她,別說惹就連理都不理,一年到頭年節禮物不缺,養老錢也不少,就是不理她,平日也不來老宅。
劉奉祖這一去了她才明白二兒媳婦那是在“躲著”自己,或許應該說是不答理自己。
想到這裡不由得心裡一陣煩悶。
韓氏眄見她臉色變了就躲進了廚間,直覺不想跟她多話免得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