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子把大兒媳打回孃家後立即神清氣爽了,每日裡張羅著自家的吃食帶著幾個孫子也不見她煩心。所以她得出一個結論,家裡最近這麼不順心都是大兒媳帶來的晦氣。
話說韓氏自己跑回了孃家,剛回去的第一晚還好,自家阿耶和娘親都問了原因,留她住了一晚。但第二天韓氏的娘就勸韓氏,雖然你在婆家也盡了媳婦的本分,可到底不能在外人面前那樣說自家的事,婆母生氣也是有道理的。雖然不應該用洗腳水潑她,但這事終歸是做兒媳的沒有理。
在孃家住了三日也沒等到劉正接人的韓氏又夾著自己的小包袱回了劉家。
王婆子見大兒媳自己回來了不由一陣冷笑,“你倒是在你自家待著啊。怎地到這裡來了?我們家可養不起你這尊大佛。”
這話說得韓氏一陣尷尬頓時站在那裡進退不得。恰好劉正回來取農具就拉了韓氏回屋,王婆子只哼了一聲並沒有再說過分的話。
劉正對坐在自家床邊發呆的韓氏說:“這事就算過去了,你也別想了。總之這事你處理得不得當,娘生氣罵人也是有理,但總歸不應該用水潑你。”
“那是洗腳水。”韓氏見劉正開始哄她又有了底氣。
“那你想怎麼辦?也潑娘一盆?”劉正冷笑,到現在還想不明白,活該在自已孃家都被攆回來。
“你也不管我。”韓氏準備撒嬌。
平時這招倒也有用,可今天是什麼情況,是她先招惹了王婆子,劉正無論如何也不會站在沒有理的媳婦一邊。
韓氏只得換了衣裳出去幹活,雞已經喂完了,王婆子見韓氏出來也沒給她一個笑臉,放下手裡的活就進屋去了。
晚飯時劉順走鏢回來,這次是去鄰府送錢鈔,因為走的是官道又是常做的活計,這一趟只不過是例行走鏢而已。只不過到了月中劉順習慣回老宅看看自家雙親,看看有沒有什麼要做的,
“我的兒啊,”王婆子見了劉順就開始哭,好像受了多麼大的委屈,“你大哥兩口子慣會給我氣受,一個去外面亂嚼家裡的舌根,一個壓根都不管管自家的老婆。還給我下臉子,轉頭就回孃家了。”
劉順頓時黑了臉。
山上小院此時已是飯菜做好,劉小虎正圍著雲娘打轉等著吃涼拌菜。
在全家人的等待中劉順是踏著夜色回來的,張郎中已經吃得了,回屋歇下了,只有張氏她們一直在等他回來吃飯。“怎地才回來?阿耶才吃上飯。也不找人言語一聲,我們也就不等你了。”
“那你們就先吃,等什麼等。”這語氣可不怎麼好。
“你吃錯了藥了?”張氏的眼睛頓時立了起來,“這家裡老的、小的都等你一個,你當是隻有我陪著你過日子呢!他們全都應該餓死不成。”
劉順瞪了張氏一眼,“都吃飯吧。吵吵能管飽啊。”全家這才坐下吃飯。
張氏見劉順臉色不對,孩子們又在跟前,就張羅大家趕緊吃,吃完去洗漱。幾個小隻很有眼色,見飯桌上低氣壓就緊扒羅自己碗裡的飯,吃完了就跑了。
等張氏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時差點沒笑場,只是當著劉順的面不好意思笑話老宅裡的那幾個人。就把那日王婆子去三弟家裡罵弟妹的事跟劉順說了說,彷彿不經意似的說了一句:“娘也真是,這兒孫自有兒孫福。哪裡是想要孩兒就來孩兒的,我也是嫁到你家兩年後才得了清娘。也不見她有多著急,現在怎麼對三弟卻急了?”
王婆子為什麼不著急老二家的事,因為她看不上二兒媳婦嘛。這事全村人都知道,因為王婆子真是逢人就講遇人就說,當時劉順也是聽說過傳聞的。
本來黑著臉的劉順一下子尷尬起來,他確實不應該因為韓氏在外面說了家人的壞話生氣,因為張氏已經點明瞭“事實”,這種事是王婆子領頭做起的,兒媳婦們也是有樣學樣。
但劉順卻是死也不能承認自家老孃是這種到處嚼兒媳婦舌頭的人,卻也沒法再說王婆子有理的話。
劉清清還真沒看出來劉順雖是家裡排行第二,卻幹著老大應該幹的活。這個賺錢養家、替父母出頭都是劉順在做。
翻個白眼跟雲娘收拾廚間,雲娘一直拿這個貼了白陶片的廚間很上心。
大概是看出了劉順心情實在不好,張氏也不好抱著看熱鬧的心情繼續下去,當下找了兩匹細麻布拉著劉順去了劉家老宅。
“什麼風把你吹來了?”這是王婆子無差別打擊的開始,兒媳婦什麼的全是壞銀。
可是壞銀也是銀子不是,當王婆子看到張氏懷裡抱的布時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娘,這天也暖了,你和阿耶還沒做春衫,我想著這兩匹的顏色你們能穿好就抱來了,你看看。”
看了,喜歡,而且有便宜不佔白不佔嘛。王婆子臉上立馬有了笑模樣。劉順嘆氣,果然論手段什麼的還得是張氏出馬。
張氏臉上露出一種早看出你的為人的表情,這種小蔑視一下子殺死了劉順的壞心情,自家老孃果然是沒得著便宜在鬧心吧。分家另過的兒子除了日常生活的錢鈔又給了衣料,總是讓王婆子開心的不得了。所以她忘形了,她立即揮手招來了劉正的大娘姑並把顏色淺一些的那一匹遞了過去,“你也做一件新衣裳,都是大姑娘了,總不能穿得太差。”
張氏也不惱,轉頭去看劉順的臉,果然黑得更徹底了。這種當面打臉的事王婆子經常做,以前劉順都是不往心裡去的,今天一看這個娘果然是—哪個兒媳婦都不想好好處的節奏啊。
劉大娘也是一個不太走腦子的,換句話說這種事她也幹多了想也沒想就拿過衣料走了。
王婆子才想起來張氏和二兒子還在這兒坐著沒走呢,“看我,家裡還有些青菜,雖然比不得你們平日裡吃的好,但你們今天也在這裡吃一口吧。”
這是不怕事大的節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