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張嬸兒走遠,李國華搖著頭進了裡屋,暗歎一聲,革命隊伍不好帶啊。
這年頭正值改革開放大發展的風口浪尖上,上頭的政策,指不定哪天,說變就變了。
葉歡那邊他不好得罪,鄉里和諧還要他來維護。
倒是李燕明事理,進了屋後,張口就說道:“爹,往後再有這種上眼藥的,你就照著今天這麼說就是了。”
李國華翻了個白眼。“就你能……瞧把你給能的,這村高官你來當得了。”
“那可說不好,等我畢業了,包分配指不定就分配到咱村了。”
李燕笑嘻嘻,插科打諢。“趕上你剛好退休,我指不定還真能接你的班。”
“老子還沒退休呢,你就打起老子這村高官的位置了。”李國華笑罵著,佯裝生氣,轉過頭又吩咐道:“今晚炒兩個小菜,我要整兩杯。”
……
一週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但在這一週時間裡,葉歡幾乎把這頭驢的價值給壓榨得乾乾淨淨了。
現在每天四五千斤黃鱔泥鰍的,往省城拉。
但有了那三輛牛車,這驢車幾乎就沒多大用了。牛車拉的可比驢車多太多了。四五千斤,三輛車拉起來只能用輕鬆來形容。
他可不像張和平兩口子,還驢前,還可勁兒的給那頭勞苦功高的驢餵了頓好的。
臨了,看張嬸兒那張拉得老長的臉,葉歡嘴上雖沒說什麼,但心裡卻難免嘀咕著……前些日子叫囂得那麼兇,今天咋啥話也不說了呢?
不過這樣也好,耳根子清淨。
穀子苞米剛曬好,梅雨季立刻就來了。
這年頭別說鄉間水泥路了,就連縣城裡,大部分都還是泥巴路,下雨天坑坑窪窪的,完全走不動。
倒是黃鱔泥鰍,因為田裡漲水的緣故,那些家大人,孩子抓得更多了。
再加上隔壁幾個村,聽到訊息後,也都開始往他這裡送黃鱔泥鰍啥的,現在每天穩定五千斤左右的黃鱔泥鰍。
這天剛交完黃鱔回家,葉歡才衝了個涼水澡,正準備睡覺。
這雨伴著雷聲,說下就下下來了。
茅草搭的屋,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
雨剛落下來,夏芸立刻拿著罈罈罐罐找地方擺,接雨用。
青青也沒閒著,眼瞅著雨越下越大,這小丫頭倒是聰明,第一時間把裝奶糖和麻花的罈子抱著,往床上鑽。
“這東西可不能淋雨,淋了雨就不好吃了。”
“這倒黴孩子,家裡都快發洪水了,你還惦記著你那點零食呢。”夏芸氣不打一處來,要不是騰不出手來,她指定把青青拉過去一頓打。
葉歡也沒閒著,幫忙擺罈罈罐罐的功夫,有些惱了,嘟囔道:“修房子!”
“說得那麼容易,這修房造屋可是大事。”
“多大個事兒?”
葉歡估摸著,這年頭修一套房子也就兩千塊錢左右的事兒。
他這段時間裡,賣黃鱔大概賺了有四五千了,幹別的大事兒恐怕少了點,但修房子卻綽綽有餘了。
“等房子修好了,正好把咱媽接過來一塊兒住,她一個人住一邊,也有些孤苦伶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