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徐存執導的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已經引起了一股野蠻風暴,導致同樣是由徐存執導的日本電影《情書》還未上映就被廣泛關注起來,進而導致《情書》一經上映就在香江本埠取得了百分之九十七的首日平均上座率、兩百七十二萬的首日票房成績,而這還都不算什麼,《情書》真正變態的成績來自於日本——《情書》在日本的首日票房竟然高達一億七千萬日元相當於一百三十多萬美元),按照目前的趨勢,《情書》的最終票房就算達不到一百億日元,也最少會有八十億日元,如果再把貨幣升值也算進去,《情書》很有可能會成為日本票房的總冠軍!
《情書》不僅成績不比《我的野蠻女友》差,它的口碑也絲毫不在《我的野蠻女友》之下,在那些注重藝術的電影人和影評人看來,偏重藝術的《情書》甚至還在偏重於商業的《我的野蠻女友》之上!
“無疑,《情書》是筆者近幾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即便是跟兩天前筆者看過的好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相比。不過,筆者今天要談得不是《情書》,更不是《我的野蠻女友》,而是《情書》和《我的野蠻女友》的編導徐存徐先生。
筆者與徐先生相識始於一九七九年,一部毫無內涵的青春喜劇《開心鬼》,讓筆者第一次注意到了徐先生。
老實說,儘管《開心鬼》在當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筆者並未覺得那時候的徐先生有多了不起,那時認為他只不過就是找對了一條觀眾喜歡的電影道路罷了。
但後來的《殭屍先生》、《福星高照》、《皇家師姐》一次又一次的顛覆了筆者對徐先生的認知。
而徐先生前行的速度之快,甚至還在筆者的想象力之上——一九八一年那年,就在筆者期待著徐先生還能拍出什麼好的華語電影時,徐先生竟然征服了好萊塢在好萊塢拍攝了一部迄今為止仍是世界票房榜冠軍的電影《et》。【△網 .ai .】
在那之後,徐先生接連拍了《刀馬旦》、《小鬼當家》、《人鬼情未了》、《賭神》、《英雄本色》、《回到未來》、《唐伯虎點香江》等等叫好又叫座的好電影,並取得了‘世界第一導演’的稱號。
對此,筆者一直沉默,因為筆者覺得,那時的徐先生厲害歸厲害,但用‘世界第一導演’來稱呼徐先生其實是有些過譽了。
直到《駭客帝國》的出現,筆者才覺得徐先生有了一些《世界第一導演》的樣子,但那時筆者仍未出聲。
如今,徐先生在同一時間拍出來了兩部極具當地特色的好電影《情書》和《我的野蠻女友》,筆者已經忍不住大聲吶喊:“徐先生,您的‘世界第一導演’身份是實至名歸!”
筆者很慶幸認識徐先生,見證了徐先生的電影道路!
不過——
人是很少能滿足的,筆者也未能免俗。
筆者想跟徐先生說:“徐先生,您的錢已經足夠多了,回來吧,回到電影界繼續您的偉大、繼續您的輝煌吧,回到我們這些真心喜歡您的觀眾當中吧!”
——《電影雙週刊》陳伯森。
陳伯森的這篇文章一出,徐存的聲望一下子就又創新高!
不過——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也引出來了不少麻煩。
其中之一就是,“《情書》和《我的野蠻女友》到底哪個更好一點”引起了一場耗時長達幾個月的爭論——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不少鐵粉的支援,而且大多還都是女鐵粉,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亦舒、林燕妮、瓊搖這些著名的女作家。
另外,還有一個麻煩就是,一群無聊的人竟然發起了‘請徐先生回電影界’的活動,而且聲勢弄得還挺浩大的。
後來,實在是不想因為這種事而引起關注的徐存,讓黎粢在夢工廠報業旗下的所有報紙和雜誌上刊登一句“我從未離開過!”,並讓黎粢跟報業同行打招呼,讓他們不要再刊登相關的報道了。
可能有人會問,黎粢這個才入行沒多久的十七歲少女跟同行打招呼能壓下相關報道嗎?
答案是……能,非常能!
就在《情書》和《我的野蠻女友》在亞洲熱映之際,黎粢幹出來了一個讓報業界同行傻眼了的壯舉——黎粢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成報》、《星洲日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英文虎報》、《新現代畫報》全都收購了,成為了新一代的‘報業女王’!
這個結果固然讓報業界的人士心驚,但跟過程比起來卻又不算什麼!
黎粢先是以九億港幣的超高價格以泰山壓頂之勢將目前只值七億多港幣的《成報》從何文發父子手上買了下來,並且秘而不宣。
緊接著,在黃玉狼的幫助下,黎粢又以讓星島報業集團和百樂門集團除胡仙和鄭經汗以外的兩個公司的其他股東根本無法拒絕的價格,從他們手上買下了星島報業集團和百樂門集團的很大一部分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