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工廠的老闆知道他們也是要開食品廠,唉聲嘆氣的說,現在人們都沒有吃速凍食品的意識,所以他的工廠銷量不好,他也要準備關廠了,還勸王玉蘭他們換條路子,不要往裡砸錢。
但是王玉蘭和葉同澤都特意嘗過這些冷凍食品的味道,說實話,味道不行,比如餃子的餡料,要麼就是白菜豬肉餡的,要麼就是香菇芹菜餡的,只是把菜切碎攪拌然後加點調料調味而已,而且餃子麵皮,冷凍後也有發裂的現象存在。
誰也不想自己買包餃子,拿回家煮開後,十個裡面能有8個破了肚的。
技術人才暫時是沒法找到了,但是王玉蘭等人卻完全沒有被現在市場的萎靡給打倒。
主要就在於,他們都很相信,楚隨珠手裡出品的味道,只要是嘗過的人,就會愛上。
等兩個生産線的機械到到達,楚隨珠也考完了期末試,開始要過一個月的寒假了。
從食品廠開起來之後,王玉蘭和葉同澤就一塊泡在了食品廠,王玉蘭已經從王老闆晉升為王總,而葉同澤則是葉經理。
有賴於王記依然很好的生意,每天可以說門庭若市都不為過,甚至王玉蘭還去臨市又開了一家分店,每日的食材,都從京市用貨車拖過去。
王記的名頭也傳得越來越響,甚至已經快追趕上老牌酒樓聚賢樓和宴遇樓。
寒假中生意最好的時候,京報記者上門來特意做了採訪,王玉蘭現在已經一改在清遠縣的姿態,像換了個人似的,她穿著女士西裝,頭發剪短燙卷,行事也越來越果斷。面對記者的各種問題,她也回答得從容不迫,滴水不漏,甚至還給記者透露了他們的食品將大規模生産,以後想吃王記的東西,只需要在周圍的超市就可以買到。
當下就打了個不小的廣告。
但就在京報上報道了王記之後,他們的工廠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那就是這麵皮的問題,做好的餃子在冷凍後,麵皮容易開裂和褐變,這是現在的冷凍食品廠普遍會碰到的問題。
楚隨珠自己呆在廠裡實驗了好幾遍,才驚覺這機械生産和人工製作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這裡面還要涉及到冷凍的問題。
不過做菜這些都是她的強項,雖然是耽誤了點時間,但這一塊也不難,沒幾天,王玉蘭他們就發現這冷凍食品麵皮開裂的問題,就被楚隨珠給解決了。
既然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餡料的調配上也完全沒有問題,於是幾十位工人就開始加班加點的開始盯著生産線生産。爭取趕在新年之前,至少京市內的各大商場超市,都得上架王記的包子和餃子。
除了工人之外,葉同澤還特意招了一批銷售人員,去開啟王記的銷售渠道。
在所有人都跟時間賽跑似的努力之下,王記的包子和餃子,終於趕在了新年掃年貨的時候,出現在了商場和超市的冰櫃裡。
之前王記上過一次京報,所以當它出現在超市中的時候,凡是看到的,都會在搜尋一下這眼熟的名字好像是在哪裡出現過。
看看價格,一包30個要2塊錢,貴還是挺貴的,但過年嘛,大家就圖個高興,聽說王記的包子和餃子在店裡買更貴呢,一個包子都得三毛錢,還經常買不到。現在有了這種速凍的,價格要便宜這麼多,不如買一包回去吃吃看。
不過這買回家,也發生了不少事。
一些小年輕不差錢的,買了回去之後發現家裡也包了不少餃子,然後就被老媽掐著耳朵罵,“你腦子裡缺根弦還是錢多了沒處花?過年家裡包餃子你不知道啊?,一袋三十個2塊錢,你都不嫌貴是吧?我怎麼沒見你花兩塊錢給你老孃買雙鞋穿?”
罵歸罵,但買都買了,總不能放著不吃吧,正好晚上煮餃子,就幹脆一塊下了嘗嘗。
嘿你還別說,這一個個小餃子包得可真夠精緻的,裡面的餡也足得很,一個個肚子圓滾滾的,像個金元寶似的。
等盛上桌,一桌老小紛紛把筷子伸向了餃子那一盤,有不知情夾到王記的嘗了一口,“誒,媽,您包的餃子可真好吃,跟往年的味太不一樣了,今年的餡料換了?比以前的好吃多了。”
當媽的看了一眼,這不是家裡臭小子買的嗎?不是自己包的啊。
當真這麼好吃?
把餃子買來的臭小子嘿嘿一笑,“那不是媽包的,那是我買的,就是王記知道不?現在特別多人去吃的那家?他們家開始做速凍餃子了,我買了一包回來嘗嘗。”見自己媽臉色又不對了,他趕緊夾了一個王記的給她,討好道:“媽,您快嘗嘗啊,這王記肯定比不上您包的。”
當媽的臉色緩和了,半推半就的嘗了口,厚,這味道,還真的是好吃。
吃完以後,當媽的把家裡臭小子拉到一邊,小聲說道:“明天你再去買幾包來,這餃子味道不錯,過年當天咱們就吃這餃子了,我也懶得包餃子。”
相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京市許多個家庭,王記的水餃和包子,就這樣轟轟烈烈的出現在京市大部分人的餐桌上。
就在王記的包子和水餃供不應求的時候,宋輝和葉靜的家裡來了一個人,他們無法拒絕上門的人。
宋承祖一直記得大兒媳婦對他說的,要是想讓小兒子原諒自己,那就必須先讓葉靜和葉同澤原諒自己。
但他倔強了一輩子,除了他已經故去的妻子之外,他實在是不知道如何服軟,還是向小輩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