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就是王記,有人舉報,說他們家東西加了英樹,這不,我們就把東西送來檢查了,你別告訴我真加了?我可是吃過不少,我兒子也喜歡吃,基本上天天都得來兩個大包子。”這警察跟醫生挺熟的,說起話來也沒啥顧忌。
因為王玉蘭被放得太快了,他們這邊還沒收到訊息,就在這等檢驗報告。
醫生翻了個白眼,“拉倒吧,還英樹,我跟你說,我這化驗出來的,可都是好東西,他們家的這些食材啊,都新鮮健康得要命,我還覺得奇怪呢,之前我也拿自己家種的包菜來化驗過,怎麼沒有這麼好呢?”
“你是說他們家一點問題也沒有?”警察眨了眨眼睛。
“對,一點問題都沒有,吃他們家東西還對身體挺好的,不行,我得去他們家買點東西來吃。”
“別想了,他們店封了。”
“哎,我說你們幹的什麼事,人家啥東西也沒加,你們封人家店幹嘛?”
“行吧,我趕緊把這個報告送回去,我看啊,這王記要是不鬧起來還好,要是鬧起來,這事得大。”
王玉蘭當天下午就直奔清遠縣的法院,而同時店裡也收到了送過來的檢驗報告。
整個七月的清遠縣,註定了不同以往的平靜,先後爆出來兩件大事。
一是王記被人舉報加了英樹殼,當時警察去抓人的時候,正好是客流量最大的時候,一下子這事就傳遍了整個清遠縣,連縣報紙都準備了稿子,準備抨擊一翻。
但一天還沒到呢,這事就翻轉了,王記是被人惡意舉報的,檢驗的結果也已經出來了,一點有害的東西都沒加,而且食材還相當的健康安全。而惡意舉報王記的,是對面的競爭對手,玉記。
王記的老闆王玉蘭已經請了律師,要告對面的玉記誹謗,賠償他們的名譽損失費不說,還要把他們給抓起來,聽說這官司要輸了,那玉記的老闆和老闆娘可能要被判刑。
縣裡的法院,才建起來沒多久呢,除了打幾場離婚官司,就沒出現過其他官司。再加上現在的人都對打官司有種莫名的恐懼,這一下子,王記就被大家關注了,甚至比當初王記上省報的報紙還引人注目。
“嘖嘖嘖,這還兩個小店鋪呢,都能出這麼多事,這要是往大了開,還不知道鬧成什麼樣呢。”
“話不是這麼說,明顯就是玉記自己的生意不好,非得跟王記競爭,我還去吃過玉記,那味道,可比王記差遠了。”
“我聽說啊,這王記你別看只是一家小店,但生意好得出奇,不說咱們縣裡的人愛去吃,連外地的都特意跑來吃他們家的。”
“那確實是他們家的味道好啊,你憑良心說說,你去哪吃過這麼好吃的包子餃子。他們生意好是應該的。”
“對對對,我朋友從外地來,我都懶得帶他們去國光酒樓吃,帶去王記,他們都吃得抬不起頭。”
王玉蘭是特意把事情鬧大的,在諮詢完律師後,就直接找上縣報,直接買下幾個版面,連續三天的放店裡食品的檢測報告,再把這事的前因後果給說明白,著重申明,這是玉記惡意舉報。
連店裡面,她都特意弄了幾個鏡框,把檢測報告給放裡面,只要是來店裡吃東西的客人,保證一進門就能看到。
王玉蘭很清楚,哪怕王記現在只是一家小店,但一點出了食品安全問題,那吃東西的顧客,就一定會懷疑店裡的東西是否真的安全,誰會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呢?
所以他們沒有問題這事,必須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不能是自己小範圍的傳,必須得要比較權威的機構來說明。那第一個機構,就是縣報;而第二個,就是這個檢測報告,是縣第一醫院檢測出來的。
王玉蘭是沒法砸錢砸到省報,要是可以的話,王玉蘭一定會買下省報最大的版面,來告訴大家,他們王記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邊王玉蘭雷厲風行的解決了店鋪名譽受損的問題,那邊吳春梅和她男人,都快要嚇死了。
從吳春梅看到王玉蘭出現在王記門口的時候,她就心裡不□□生了。
不過王玉蘭從頭到尾都沒有直接先對上她,而是決定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真像孟淑芬所說,這過去打一架,氣是出了,可這後續問題也不少。如果直接打官司,再把輿論給拉到自己這邊,這吳春梅和她男人,不死也得脫層皮。
而吳春梅則是看對面王玉蘭似乎也沒什麼動作,就稍稍放下了心,這王玉蘭不是沒事嗎?這麻煩可找不到她頭上,但她哪知道,王玉蘭是沒準備輕拿輕放,而是直接要告她啊。
所以等律師函直接送到店裡的時候,吳春梅的男人眼瞅著上面幾個字,這每個字都認識,咋湊在一塊就不認識了呢?
“春,春梅,這是啥啊?”吳春梅的男人顫顫巍巍的拿著它,開口問吳春梅。
吳春梅倒是認識字,接過去仔細看了看,越看臉越白,“這,這是王玉蘭告我們。”
“你是說要打官司?”吳春梅的男人聲量拔高,一副受到了極大驚嚇的樣子。
他可是正正經經的平頭老百姓,平時連個當官的都沒見過,要說做虧心事,也就前幾天吳春梅讓他去局子裡舉報對面王記。他是個老實人,平時也聽吳春梅的話,所以吳春梅說對面王記裡面加了不好的東西,他一開始不大信,但問了好幾遍,吳春梅信誓旦旦說見到對面的王玉蘭往食材裡加東西,這才放下心去舉報的。
但現在這裡面寫的啥,他們誹謗王記?要打官司?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面有涉及到一些東西,因為比較敏感,我是用同音詞還有拼音代替的,還請大家見諒。
這件事情是王玉蘭性格的轉折點。
本章我真的是修了好久,修修改改了好幾遍,臨發出來之前又修了好一會,所以晚了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