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店裡有人在, 所以王玉蘭不會一直守在店裡,只會在早上最忙的時候過去幫幫忙,平時則會回家給楚隨珠把菜給切好,或者是帶毛蛋去上課。
也是比較巧, 喜歡吃她家包子的客人裡有一位老畫家,有一次聽王玉蘭跟員工閑聊說想送兒子學畫畫, 就起了興致, 讓王玉蘭把毛蛋送他那去看看。
王玉蘭雖然不知道這個老畫家水平如何,但是她尋了好長一段時間, 也沒找到合適的,就幹脆帶著毛蛋去試了試。
結果剛進那個老畫家家門的時候,就被震到了。她自己曾經看過不少畫, 無論是名人畫的,還是洋人的油畫, 但這位老畫家,不對,應該是老藝術家畫的,在她看來, 都是難得的名品。
這位老藝術家姓豐,叫豐延年,是一位名人的後代, 當年浩劫的時候被下放到這邊,後來身上的罪名雖然恢複了,但他也不願意再回去, 身上呢倒是沒啥大問題,就是腿腳不太好。再說了清遠縣他呆了這麼多年,這裡民風純補,在這安度晚年,還是挺不錯的。
那些請他回去的人大多數是他徒弟,師傅就是不回去能怎麼辦呢?只好就在這把他給安頓好了,請了個保姆負責一日三餐,照顧他。
最開始吃王玉蘭賣的包子還是那個保姆給買過去的,結果這豐延年嘗過之後啊,就愛上了,每天都要吃三四個,一開始還只是覺得好吃,後來吃了半個多月了,才突然發現,自己原本每到下雨天都會漲疼的腿居然沒那麼疼了。
一開始豐延年還沒往這邊想,後來王玉蘭店開起來了,他就開始上店裡來吃,一天三餐換個花樣來,早上倆包子一碗豆漿,中午一份軟糯的青菜粥配煎餃,晚上再來一份水餃,閑得慌的時候再來一份酸爽可口的醃菜,這日子啊,別提多美了。
直到他腿走路都沒啥問題的時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腿似乎是好了,想想自己這一個月也沒多吃別的,就是在王玉蘭這吃得多。
他也不聲張,琢磨著可能還真跟這個店有關系。腿好了,日子也美了,聽到王玉蘭說想給孩子找個教畫畫的老師,他一拍巴掌,自己可不就是嘛!
於是連哄帶騙的,讓王玉蘭把孩子帶過去,他都想好了,要是這孩子沒那天分,有他這個師傅的名頭,都能橫著走。要是真有天分,那就更好了,他一定好好教。
不過毛蛋也沒讓他失望,甚至令他很驚喜,是個萬裡挑一的好苗子,於是這帶徒弟的心啊,就更認真了。
當然還有更讓他開心的,那就是帶了個徒弟不算,連一日三餐王玉蘭都給包了,好在倆家離得不算遠,每到飯點,王玉蘭就把家裡的飯菜打包送過去,吃得豐延年臉色肉眼可見的圓潤起來。
這去醫院一檢查,身體內的一些陳年舊疾居然都消無聲息的好了,他拿著自己的體檢報告這麼一琢磨,得再找幾個人來試試。
這天王玉蘭把毛蛋送到豐延年拿去,哼著歌回來的時候,就見自己家門口站著一個人。
“淑芬?你怎麼來了?”
孟淑芬也就是楚隨珠的三嬸,在楚隨珠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給了王玉蘭二十塊錢,讓她帶著楚隨珠去看病的。
王玉蘭對於孟淑芬的出現也很吃驚,因為這個妯娌在她爭房子的時候沒有出現,在她擺攤的時候也沒出現,開店都開一個多月,出現了。
不過因為這個妯娌在隨珠摔到腦袋的時候,還特意到家裡來給錢,這份恩情王玉蘭一直記著呢。
要說看人啊,還真的看不大出來,她和楚滿榮搬出楚家的時候,這個妯娌也才剛進門,跟她關系呢,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不過他們倆人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不招朱老太太喜歡。後來她分家搬出來沒多久,孟淑芬也跟著楚三搬出來了。
不過楚三本事沒楚滿榮大,所以孟淑芬跟著楚三是狠過了一段苦日子的。
他們倆家來往也不是很多,當初朱秀芹霸佔了房子把王玉蘭給趕出來,這楚三和孟淑芬都沒站出來說句什麼話的,卻沒想到,在隨珠撞到的時候,這一家反而是親戚中最早拿錢來的,所以王玉蘭對孟淑芬很是客氣。
“二嫂,你別忙,我不渴。”孟淑芬有些尷尬的站在客廳裡,她看著房子裡的實木桌椅,還有軟綿綿的沙發,還有中間吊著的一盞吊燈,這都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再看看王玉蘭,哪還有兩個月前,自己送錢過去的愁苦樣,面板白嫩了不少不說,臉上的皺紋都淡了不少,身材也勻稱了許多,看著就二十八九的樣子,一點也不像三十多的人。
這趟可真是來對了。
要說這孟淑芬過來是真的有目的,她也是聽村裡人說,王玉蘭在縣裡開了一家店,生意特別好。一開始她還不信,雖然王玉蘭是把房子要回去了,但那時剛好縣長在,機緣巧合下,這房子才回去的。要說王玉蘭有本事開店,不說別的,光這個錢她就拿不出來。
但是這事呢,她記下來,打聽了好半天,才知道,原來王玉蘭還真有這個本事。之前王玉蘭和楚大這邊搶房子,她男人還想著過去看看,不管幫哪一家,他就看看能不能說句公道話。
她當時就把男人拽回去了,還說句公道話,這時候誰要聽什麼公道話,一邊是二嫂侄子侄女,一邊是親媽大哥,她男人這木訥樣子過去,不得被這群人給吵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