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罡煞起淮陽,百八名傳揚。
橫掃雷霆將,事跡註文章。
話表紀安邦被押上堂來,陳明遠問其歸降與否,只聽紀安邦叫罵道:“你這賊配軍、刀臉賊,攻城掠地,戕官殺吏。俺乃堂堂朝廷大將,豈肯與你們這些草寇為伍!”陳明遠聞之大怒,喝道:“敗軍之將,焉敢辱我山寨!左右與我推出斬首!”頃刻之間,人頭獻上。當下眾頭領都來請功,朱成獻上楊騰蛟首級。陳明遠歡喜道:“雷將今損一員,已憾動其勢,如此下去,定可完我眾人之命。”路新宇亦是歡喜,謝過朱成,以楊騰蛟之首祭拜蔡慶、王定六、鬱保四三個。陳明遠又傳令教大擺慶功宴席。
席間,女諸葛婁小雨道:“楊騰蛟一死,朝廷更不會善罷甘休,定統大軍來攻我山寨。我倒有一計。”陳明遠問道:“不知軍師有何計較?”婁小雨道:“雖除去一個楊騰蛟,然朝廷將佐仍有眾多,若都來攻打,恐一時應付不得。不如我山寨出兵佔據外郡,與本寨接應,朝廷定會分兵攻打,我們再逐個擊破。”姚雨汐道:“此計只恐不行,當初梁山便是佔據州府過多,以致接應不及時,才致損兵折將。依我看,不如再想他法。”婁小雨道:“姚兄此言雖不錯,然我們只佔少數城池,且與山寨相鄰,又與青石山相鄰,如此接應亦得方便。”何熙道:“雨菲莫不是要佔據徐州?徐州與淮陽軍、亳州相接,佔據徐州,我大寨在後方接應,青石山兄弟為其側翼,如此行事便可週全。”姚雨汐笑道:“原來如此,我之智謀倒還是比不得二位。”眾頭領皆笑。陳明遠道:“既如此,我當親自領軍佔領徐州。”莊浩道:“兄長乃山寨之主,不可輕舉妄動。依小弟看,還是由我領兵前往。”陳明遠道:“賢弟不知,我為山寨之主,當身先士卒。且賢弟武藝高強,有賢弟鎮守山寨,為兄大可放心,還望賢弟莫再推辭。”莊浩道:“既是兄長將山寨託付與我,弟自當盡力把守。”
當下散席,眾頭領都去歇息。三日後,陳明遠便要分調頭領,只見轟雷槍董浩起身道:“夜裡夢吾師羅真人謂吾言,教吾回二仙山去,有事相告。吾想本師忽然相喚,必有要事,故請兄長允弟回山參拜。”陳明遠道:“羅真人乃當世活神仙,既喚賢弟回山,為兄豈會阻攔?賢弟此刻便動身回去,看羅真人是否有何天機相透露。”又見俐後生索奧道:“師父既要回山參拜羅真人,且帶著弟子,好去見過師公。”董浩道:“不可,你我都走,寨中少了法師,誰去鬥敵那陳希真的都籙大法?你且留在寨中好生修煉吾傳你的五雷□□,不可懶散。待日後得閑再攜你一同回去見本師。”陳明遠亦道:“董先生所言甚是,索兄弟就先留在寨中罷,我調撥佔據徐州的頭領正須你。”索奧道:“師父與大哥如此說,我留下便是。”
當時陳明遠教謝德偉調撥攻佔徐州將領:路新宇、焦明武、鹹緯廣、呂坤鍵、宋凱強、張自強、尹柔雨、辛佳倫、朱宣林、王子康、張奧康、索奧、吳銑源、葉子偉、孫煥翔、王宇琪、錢倉政、方海錦、白偉成、鄭乾、曹峻烽、汪文昌、石順友、陶鑫、陳孟、劉怡岑,隨行軍師婁小雨,共計二十八員頭領,領兵六萬,出兵佔據徐州。莊浩與餘下頭領於金沙灘邊送路。董浩亦起身往二仙山而去。
且說這徐州城內的官軍,如何抵擋住馬陵泊這六萬大軍?不出一日陳明遠就攻下徐州,又教好生安撫城內百姓,不許士卒打擾。百姓也無甚怨言。
話說楊騰蛟兵敗,有那命大的官兵逃回下邳城,薄太守大驚,急忙報與東京。張叔夜一夥得知了楊騰蛟兵敗陣亡的訊息,悲怒交加。陳希真道:“似此單個去戰,不能成功,還須我等齊心,共剿賊寇。”張叔夜道:“明日早朝,便去奏請聖上,由原先征剿梁山的一班將佐統兵,攻打馬陵泊賊人!”
次日五更三點,張叔夜等一眾文武百官都在侍班閣子裡相聚。朝鼓響時,各依品從,分列丹墀。君臣朝禮畢,文武分班列於玉階下。未等殿頭官喧喝,張叔夜便出班奏道:“昨遣兵部侍郎、宣威伯楊騰蛟,統率大軍徵進馬陵泊草寇,不期兵敗身亡。臣等聞知,不勝哀傷。”天子驚道:“這班草寇竟如此厲害,竟連楊愛卿都收降不得,反倒搭了性命。如此怎生是好。”雲天彪出班奏道:“陛下勿憂,臣願與太尉、魯國公領兵,統率昔日東徵西討、南征北戰的一應將佐,前去攻打馬陵泊,務必似梁山賊寇那般將其捉至京師□□!”天子道:“昔日張愛卿征討梁山時,張天師曾奏稱眾將皆雷部神將降生,出師必然大捷,後果然剿除梁山。誰知今日竟先去了楊愛卿一個。”陳希真奏道:“望陛下暫止悲痛,待臣等攻克馬陵泊,為宣威伯報仇!”天子道:“既然卿等願與寡人分憂,兵馬物資任卿擇選。”
張叔夜三人稽首承命謝恩。道君皇帝便傳諭,於二月十五日躬行大閱。當日退朝無話。張叔夜即叫傳各處任職雷將都至東京會聚。無一二日,雷將俱齊,齊商議攻打馬陵泊一事。賀太平道:“聞馬陵賊人佔據徐州,又與去歲所招安的青石賊人相互呼應,我們可分兵攻打。”蓋天錫道:“魏國公所言在理,分兵破之乃上策。”孔厚道:“一路前去攻打其本寨,一路去收複徐州,一路去攻打青石山。”張叔夜道:“曾聽聞那召家村的召忻夫婦十分了得,一向無緣相見,又聽聞其在東浦隱居,不如以聖旨請其來相助。”陳希真道:“他二人來卻好。”哈蘭生道:“我教兄弟哈芸生與沙志仁、冕以信都來。”商議已定,都去準備。張叔夜派使臣去尋召忻夫婦,果然尋得。召忻、高梁與史谷恭、花貂、金莊三個都往東京來。這召忻與高梁育有一女,高梁舍她不得,亦帶著前往。
卻說二月十五日道君皇帝躬行大閱,十九日告廟誓師,二十日辰時出師。官軍共分三隊兵馬,張叔夜領兵八萬,隨從部將:賀太平、蓋天錫、張伯奮、張仲熊、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金成英、韋揚隱、李宗湯、王進、康捷,攻打馬陵泊。雲天彪領兵六萬,隨從部將:劉慧娘、孔厚、雲龍、傅玉、風會、畢應元、龐毅、聞達、歐陽壽通、哈蘭生、唐猛、哈芸生、沙志仁、冕以信,攻打青石山。陳希真領兵六萬,隨從部將:祝永清、陳麗卿、劉廣、劉麒、劉麟、茍桓、祝萬年、欒廷玉、欒廷芳、真祥麟、範成龍、召忻、高梁、史谷恭、花貂、金莊,攻打徐州。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出了京都。
卻說沈濤早已從吳太尉處得到訊息,火速往陳明遠處通報,陳明遠道:“青石山兄弟兵力不多,必是要救的。”婁小雨道:“可教姚兄領隊,往青石山去援助。沈兄再傳我軍令,教莊浩兄長如此行事。”沈濤回到山寨,與莊浩相說了,便由姚雨汐領兵,調撥頭領:沈冉、徐韜、力鵬、楊乙堯、張洲、謝順、朱珂令、袁梓鵬、王鐵樹、曹崇坦、孟子程、劉濤、陳星、吳瑋璠、毛振宇、楊文軒、張智鈞、陳佳偉、徐寶、李傑,起兵五萬,共計二十一員頭領,往青石山而去。
且言張叔夜這隊兵馬,離了東京不久,賀太平道:“太尉且慢行軍,我擇一將往馬陵泊而去。”張叔夜不解,聞其故。賀太平道:“昔日徐虎林討梁山前,先往其寨,面諭一番,破其忠義之名。這馬陵泊與梁山泊一般,亦打忠義名號,唯有破之,方教他等死而無怨,使百姓明目。”張叔夜喜道:“魏國公言之有理,卻不知選哪位將佐前往?”賀太平道:“李宗湯將軍。”李宗湯挺身道:“願隨!”張叔夜許可,賀太平便帶了李宗湯先一步往馬陵泊而來。
話說這二人不日便到水泊邊,何雅寧與王子怡的酒店裡。二女見二人裝束,便有心防備。李宗湯道:“此乃魏國公賀太平,要去寨中面諭你們頭領!”王子怡喝道:“甚麼面諭,只要求見俺哥哥便是了!”一面報上山去,一面備船載二人渡水泊。莊浩在寨中聞報,與何熙道:“賀太平乃三十六雷將之一,如今離了大隊到我山寨,不知何意。”何熙道:“且見他再說。”
無一時,賀太平到了忠義堂前,也不見有人迎接,遂問道:“爾等頭領何在?”何雅寧道:“要見我哥哥,自進堂去便是。”賀太平也不多言,與李宗湯入內,見莊浩與何熙在上首坐著,眾頭領分列兩側。何熙笑道:“你便是那賀鼻涕麼!”李宗湯喝道:“賊子焉敢無禮?”眾好漢聞言大笑,宗湯大怒,拔腰刀在手,欲要發作,賀太平止住,答道:“正是,敢問馬陵泊的副都頭領莊浩何在?”莊浩道:“莊某在此。”賀太平道:“汝可知陳明遠哪裡去了?”莊浩道:“你若不知我兄長在哪裡,去問你那張太尉罷!”賀太平一愣,隨即又道:“爾馬陵聚集多人,名稱忠義,可曉得忠義二字怎樣講的?”莊浩道:“順意天下萬民,懲奸除惡,忠也;顧全手足兄弟,生死不離,義也。”賀太平道:“聞你等焚掠州郡,剪屠生靈,又是何說?”莊浩道:“笑話!貪官汙吏禍害百姓,地方鄉坤欺壓良善,本寨替天行道,攘奸除兇,所到之處百姓無不歡喜。焚掠剪屠卻是誰說?”賀太平道:“如此倒是朝廷錯怪爾等了?”莊浩笑道:“你那昏君,喜好書畫花石,只顧自己玩樂,而不體恤萬民之苦,我馬陵泊替天行道,以社稷百姓為重,黑白是非,天下人自有公論,何消汝強言曲直?”賀太平不覺大怒,以手指莊浩道:“休得無禮!汝等皆是大宋子民,豈可張口昏君閉口昏君,出此無君無父之語!我且問你,若聖上真是昏君,那六賊如何盡除,四方賊寇又如何盡為蕩平?此皆是天子聖明,親賢遠佞之功也。本官今臨此地,乃為聖上仁愛之心,不忍汝等不教而誅,汝可傳諭陳明遠,即日前來淮陽軍投到。那時尚可從寬議罪。若再怙惡不悛,張嵇仲大軍兵臨城下,哈哈,莊浩,只怕汝悔之無及了!”莊浩道:“且住,若天子真個至聖至明,那百姓如何頻頻流離失所,逃亡深山?邊庭又如何烽火不息,四境又如何戰火不息?用盡了貪官橫徵暴斂,聽盡了佞言結怨鄰國,如此天子,何稱聖明?便是我馬陵一百餘人,又有何人生下來便是在山上落草?”
賀太平道:“休再胡言,就使你等有冤,希圖逃避,也不過深山窮谷,斂跡埋名,何敢嘯聚匪徒,大張旗鼓!前番來招安,又如何撕了聖詔,殺了天使?莊浩,莊浩,想你也定是出身良家,卻不圖上進,甘與賊寇為伍。萬裡而遙,千載而下,莊浩二字能脫離強盜二字之名乎?玷辱祖宗,貽羞子孫,更不知羞恥,尚敢飾詞狡辯,殊屬厚顏。嵇仲大軍不日便到,良將千員,順君者昌,逆君者亡。自此次面諭後,限爾等五日之內,速即自行投首。如敢玩違,教爾等立成齏粉矣!”眾好漢聽罷,一齊都怒,卻要離座時,莊浩大笑一聲,道:“賀鼻涕,你真當我不知,你這些話,俱是當日徐槐那廝去梁山說與我盧師兄聽的。如今你卻想學一把徐槐,再來訓我?你且聽著,自莊某上山那日起,便不懼甚麼強盜之名!放著這一班好兄弟相伴,縱是強盜又能如何?且我眾兄弟上應星曜,更兼有天命在身,齊聚馬陵,乃上天安排。祖宗若知,必感欣慰;子孫得曉,亦定以乃祖為榮。素聞你那甚麼開國郡王張叔夜擒江破臘,威震鄰邦,我手下這幫如狼似虎好兄弟正欲與他見個高低!我如今若立宰你兩個驢頭,想來官軍如少一毫毛,亦不算我強處,且暫寄你兩顆驢頭項上,回去告訴你那張叔夜,若他往我這馬陵泊來,定教他身首分離;隨行朝廷一應將官,俱都誅戮!”隨即語眾頭領道:“眾兄弟,將這二賊,趕下山去,來日與張叔夜見個高低!”
李宗湯在一旁聽了,心中惱怒,便欲拔刀。忠義堂中那些頭領,朱成、房圳、邢耀、蔡子豪等俱都待發。正是:
畫虎不成反類犬,刻鵠不成尚類鷸。
不知賀太平、李宗湯二人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