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欲奪天下,斷然不可讓北方部落牽制,消耗錢糧軍力,錯失良機.
某建議,將軍奪取邯鄲,經略邯鄲,步步蠶食四方城池,徐徐圖之,奪取大魏.”
幽州?
邯鄲?
張玄陵呢喃.
徐寅說的不錯,從懷荒鎮奪取幽州,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邯鄲嘛!
張玄陵沒有幾分把握.
況且,棄幽州,取邯鄲,有捨近求遠之嫌.
徐寅目睹張玄陵面容疑慮,笑語解釋道“將軍,邯鄲乃舊都,西周時隸屬衛國,春秋為晉地.當時,邯鄲聞名遐邇的農業,商業發達。
晉國正卿趙鞅取邯鄲納入自己版圖,此後,邯鄲淪為趙氏世襲領地.
戰國時,趙敬侯元年把趙都自中牟遷徙邯鄲,邯鄲作為趙國的都城,歷經八代王侯,延續百年繁華。
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在邯鄲推行改革之先河,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富國強兵,國勢大盛,雄踞戰國七強之列,使趙國成為與強秦抗衡的國家之一。
始皇帝時,秦軍破邯鄲,趙王遷降秦,邯鄲屬秦國.
漢高祖時,封愛子為趙王,重建邯鄲宮城,延續西漢後期,邯鄲城素有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之稱,
是國都長安外,與洛陽、臨淄,cd、南陽享譽的城池.
戰國至東漢,邯鄲興盛不衰長達五百年之久。
何況,北方門閥,世家以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為大姓。
單單河北便有慶賀崔氏,博凌崔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四家.
關鍵邯鄲遠離北方部落,向西可取大魏皇都洛陽,向東滅南燕,向南奪取南楚之地.
將軍領兵前往邯鄲,行仁政,禮賢下士,實施屯田安民,大興水利政策,定可改變黃河以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令將軍快速壯大.”
邯鄲?
邯鄲甚好,怎奈心有餘,力不足,渴望而不可及.
張玄陵反覆思索,仍搖擺不定,神色失落,尷尬的說“先生,懷荒鎮距離邯鄲極遠,南下取之,沿途阻礙極多,依某帳下精銳,怕不易實現.除非有天賜良機,公然向朝廷索取,又或韓青山義軍闖進河北,趁勢取之.”
“將軍,邯鄲僅是根基之地,目前將軍沒有力量取之,可暫時蟄伏,積攢實力,良機來臨,迅速取之.”徐寅勸說.
縱然從血狼騎即將奪取的博野出發,抵達邯鄲城,也要穿越整個河北地區.
依張玄陵目前實力,勉強能實現,然奪取邯鄲,血狼騎,鐵衛,怕也基本廢了.
張玄陵思量少時,微微頷首,蟄伏,隱忍,暫時擴充實力.
一時,又與徐寅滔滔不絕探討起來.
喜歡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請大家收藏:()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