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
北方義軍如野火蔓延,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河東.
噩耗伴隨寒冬獵獵冷風,從北方傳回洛陽.
大將軍,大司馬秦慕寒權傾朝野,獨攬大權,獲悉遣往北方的將軍,漸漸改變被動處境.
可惜,局勢惡化之快,義軍之狂妄,超出他預料之外.
況且,不論韓青山的義軍,還是張玄陵的義軍,全打著清君側,剷除秦慕寒旗號.
群臣上書,請求天子臨朝,主持政務.
秦慕寒左右為難.
天子繼位,為提防天子掌權,重振超綱.
他與太后商議後,以天子抱恙為由,率先軟禁天子.
數月來,縱然六鎮有陳選義之流,與天子密謀奪權,天子仍死死控制在他與太后手裡.
群臣不滿,攝於他威嚴,不敢狂妄.
如今,北方義軍勢大,他麾下將領作戰節節敗退,導致六鎮易主,河東,河北烽煙四起,令他顏面掃地.
迫不得已中,秦慕寒與太后唯有再推出天子,平息群臣怒火.順道來反駁北方兩股義軍,證明他南下勤王,名不正,言不順.
天子臨朝,群臣歡喜.
宣政殿內,攝於秦慕寒權勢,氣氛冷肅,然許多秘密保皇的臣子,打心眼裡高興.
天子姜越端坐龍椅內,閱覽信使從前北方傳回軍報.
獲悉領兵北伐的武威候,揚武將軍,朔方軍,博野軍,四支討逆軍隊,二十餘萬精銳平叛,沒有消滅叛軍,反損兵折將,北方疆域節節失守,即將威脅京師.
姜越震怒,起身掃了眼群臣,喝道“誰來告訴朕,究竟發生何事,為何世代效忠朝廷的六鎮悍卒,突然起義了.“
他本欲聯合陳選義,糾集北方老將剷除秦慕寒勢力,怎奈計劃暴露,遭秦慕寒軟禁.
數月來,與外界隔絕,臨朝便有如此緊迫事態.
殿內,群臣不敢言語,沒人出聲.
六鎮邊軍為何起義,臣子們心似明鏡.
若非大將軍獨攬朝綱,在六鎮安插親信,打壓老將,引起六鎮兵卒不滿,六鎮起義不會發生.
可惜事情涉及大將軍,誰敢提及,下朝後怕人頭落地.
朝堂左側,身穿鎧甲的秦慕寒,坐在玉階下方,面孔猙獰冷森,隱藏在朝服內拳頭緊攥.
皇上臨朝,指桑罵槐,向他發難.
分明把罪責故意推在他身上,欲瓦解他在朝堂內權威,趁機收回皇權.
奈何,先前平叛的武威候,揚武將軍溫正彥,博野校尉陳志成全是他舉薦,豈料,三將征戰落敗.
唯有不被他看好的朔方校尉陸鎮川,表現卓越,收復沃野鎮不說,還把韓青山的西路打的落荒而逃.
此一役,他在朝廷內顏面盡掃,年輕的皇帝正設法收繳他的兵權.
天子正襟危坐,精明的眼眸橫掃群臣,眼見秦慕寒沉默不語,咄咄逼人喝問“大將軍,平日裡,你主意最多,你來說說,此役該怎麼辦?“
秦慕寒正鬱悶呢,突聞天子問計,清楚姜越發難,暗暗惱怒,抱朝笏起身,走向殿中央隨意作揖行禮.
“皇上,討逆軍平叛受阻,微臣建議,調集南方六營北上平叛,化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