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甘情願去做華夏茶複興的先行者,馬前卒!
並以此為榮!
……
華光大廈三十三樓,整層樓都是華夏茶人聯合會租下來的辦公地點。
今天的考評題目發布,以及日後的論證、宣傳等工作都將在這裡進行。
陸雨來的時間稍微早了半個小時,樓層內雖然已經有不少的工作人員進進出出,但卻並沒有看到熟人。
他轉頭看了一圈,見並沒有人搭理自己,索性便在走廊裡溜達起來。
這層樓的面積不小,房間也很多。
大部分房間都是關著門,有的房間內能聽到有人在討論,有的房間卻寂靜無聲。
陸雨知道,既然是作為臨時的辦公總部,那麼這裡一定也有許多參與論證的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
雖然論證的是茶,但牽扯的方方面面還是極為廣泛的。
比如要證明茶的文化,那就需要歷史學家,古文學著,文字專家,甚至考古學家等等諸多領域的人才。
若是判斷茶的品質以及年份,便需要植物學家,化學家,以及土壤與氣候的研究專家等等……
任何一項真正的論證幾乎都無法僅僅靠一個人單獨完成。想必這次考評的題目,應該也是由參加考評的新晉茶人牽頭,從這諸多學者和工作人員之中挑選人手組成團隊來實現。
由此看來,華夏茶聯這一次的準備還是十分充分的。
當然也能從側面看出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此之前華夏茶聯便已經找到了論證的方向。若是沒有明確的方向,也不會做出這麼詳盡的準備。
走廊盡頭是一個小會議室。
陸雨走到這裡的時候會議室的門開著,裡面煙霧繚繞,顯然有不少人正在裡面抽煙。
抽煙的人最見不得的就是有人在面前抽煙,只要聞到那股焦油的味道,便忍不住也要來上一根。
陸雨正是這種老煙槍。
此時見時間還早,這貨便索性從兜裡掏出一根煙,叼在嘴裡推門而入。
……
小會議室的窗子開啟了一小半用來通風,但卻並不冷。
屋裡或坐或站有六、七個人,大部分都是看起來好像是學生一樣的年輕人,只有兩個年歲在四十左右面板曬得黝黑的中年男人。
陸雨進來的時候,其中一個平頭的中年男人正在講話。
他看了陸雨一眼之後,便繼續說道:“如果大家都沒有什麼問題,那我們就繼續說下一個問題,我講一下江南一帶的礦産分佈情況!”
此話一出,那些年輕人立即拿起筆在面前的本子上開始記錄。
陸雨卻是一愣,原來這些人在上課!這裡不是吸煙室啊?
但現在自己煙也點著了,人也進來了,也不能轉身直接出去啊!畢竟走廊裡是禁止吸煙的,萬一出去被人抓個現行就不太好了。
這貨本來就十分隨行,見這些正在上課的人並沒有驅逐自己的意思,索性便叼著煙站在最後面,一邊抽著一邊聽課。
當然他心裡同時也有點納悶兒,這裡不是新晉茶人晉級考評的辦公區域嗎?怎麼還有上課的?難道我不止是走錯了房間,甚至連樓層都走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