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尼姑庵遇上了山匪,在太原的李元吉也到了長安。
她一路漂泊,饑一頓飽一頓,幾度遇險。當她聽到李元吉死於玄武門之變時,是在長安郊外的一個破廟中,幾個乞丐飯都吃不飽,卻非要關心這些與他們無關的事情。
聽到的時候,也並未有什麼感覺,可聽說齊王妃被當今聖人接進宮中後,心中卻鈍鈍地痛著。
齊王死了,可齊王妃楊氏還活著,活在齊王的仇人李世民的恩寵之下。
風鈴抬眼,看向蘇妧,說道:“我是見不得齊王妃沒有跟著齊王去死,但我從未對她不利,我不過是提了一句齊王而已。若她心中無愧,又怎會因為我的一句話,便大受刺激?”
大概是風鈴此刻已經抱著破罐子摔破的心情,所以她的話語也越發地刻薄。
“齊王妃本就處心積慮,想要以腹中的骨肉獲取名分。只是太子殿下大婚,接著便是皇後殿下也有了喜脈,她自知封妃無望,心中鬱結成疾而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是婢子區區一句話便能讓齊王妃動了胎氣,那麼她在宮中的這些日子早就該死透了。”
蘇妧被氣笑了:“你先是皇後殿下身邊之人,如今又是東宮之人,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主人的意思,你自作主張用言辭去刺激齊王妃還有理了?“
風鈴低頭:“婢子不敢,婢子知錯,任憑太子妃發落,婢子無怨無悔。”
長孫皇後站了起來,說道:“風鈴此舉魯莽,說到底是我先前管教不當,你將她交給我發落吧。”
蘇妧聞言,心中並沒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風鈴曾經被齊王所救,長孫皇後將她養在身邊十幾年,李世民知道了此事,會怎麼想長孫皇後?
蘇妧有些心累,她覺得自己思前想後,想的不過是希望長孫皇後少些顧慮,平安喜樂。只要長孫皇後好好的,李承乾自然也就好好的。
可她和長孫皇後,是怎麼會有風鈴這個豬隊友的?
要是李世民對長孫皇後有了猜疑,以後長孫皇後身體能好才怪了。
蘇妧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想還是幹脆順水推舟將風鈴還交給長孫皇後,長孫皇後處理這些事情肯定比她更有經驗。
然而還在想著,外面宮人通報說魏王李泰來給皇後殿下請安了。
長孫皇後示意風鈴起來,風鈴默默地起來站到一邊。
這時李泰已經進來,大唐的這只小青雀圓滾滾的,滿面紅光,他臉上堆滿了笑容進來向母親請安,完了之後又跟蘇妧作了個揖。
“今日相思殿之事,我已經聽說了,阿嫂調香和針灸之術果然了得。”
蘇妧微微一笑,“魏王過譽。”
李泰呵呵笑著,然後挽著母親的手,安慰說道:“我聽說昨天的時候風鈴去相思殿了,外面都傳得繪聲繪色的。阿孃莫要擔憂,風鈴不過是替阿嫂去了一趟相思殿送藥給文安而已,若有人敢以此大做文章,定不能輕饒。謠言止於智者,若是阿嫂要指使風鈴去害齊王妃,今日她又何必與東方樾一起為齊王妃施針用藥?”
蘇妧:“……”
這魏王的話說的未免也太過奇怪了,這不是擺明瞭說這是她的事情嗎?
雖然蘇妧覺得在別人看來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可由李泰說出來,感覺就太怪異了。
李泰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
蘇妧側頭看了風鈴一眼,風鈴一直低著頭,可蘇妧卻發現原本風鈴一直緊握著的手,此時竟緩緩松開了。
所以,這事情其實跟魏王還有關系?
長孫皇後對李泰的關心並不僅僅是在他的功課方面,還有對他的體型。如今的李泰比起蘇妧剛見到他的時候,又更胖了些,更圓滾滾地像個球了。蘇妧都擔心若是魏王到了普通人家的屋裡,能順利透過門口嗎?
蘇妧意識到自己心中亂七八糟的念頭,趕緊將思緒拉了回來。
她分析瞭如今的情況。
暫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將風鈴還給長孫皇後,楊氏醒了,肯定是免不了要向李世民告狀的。
她雖然和東方樾一起救了楊氏,但楊氏領不領情還說不好,說不定人家覺得現在活著只是一種煎熬呢?
長孫皇後也不會因為一個風鈴破壞自己和李世民之間的平衡,應該會主動將風鈴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肯定不會放過風鈴。
如今最糾結的事情,是怎麼消除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疑慮。
畢竟,風鈴曾經被李元吉所救,李世民會不會覺得風鈴是長孫皇後的一步棋,明知道這個女子曾經被齊王所救,可她還要把風鈴放在身邊十幾年,如今楊氏有了身孕,終於派上用場,是多麼處心積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