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並沒有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在如此危機的時候願意衝出去的都是底子很臭的人,相信他們也不願意投降官軍,將命運讓與他人手中。
梅玉、秦英、金禎、陸清、畢勝、潘迅幾人追隨田虎日久,他們本就是本大宋官府通緝之人底子太臭,他們心一橫決定隨著孫安衝出重圍。話不需要多說,七人將親兵衛隊聚集在一起列一個錐形陣,打馬便向蕩寇軍的軍陣衝了過去。
率先迎接他們的是一陣又一陣的箭雨,田虎軍之中那些地位較高的軍頭還好,起碼還有個甲冑護身,那些大頭兵就殘了,只能拼運氣肉身硬抗。
在他們衝鋒的路上便有人不斷的中箭倒下,不過身邊傳來的哀嚎之聲並沒有影響到孫安等人他們鼓起勇氣潑了命一般向前猛衝。
很快雙方接戰,由於兩邊都是以步軍為主的部隊,只有少數將領才配備馬匹,因此雙方的戰鬥看起來並沒有多麼精彩,無非是雙方的軍兵近身搏殺刀槍互懟。
但不得不說冷兵器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儘管蕩寇軍佔據絕對優勢,但在對方搏命之下傷亡的軍兵也不在少數。
孫安、梅玉、秦英、金禎、陸清、畢勝、潘迅七人組成的錐形陣還真有幾分戰鬥力,有他們幾人在前面砍殺還真有幾分勢如破竹的感覺。
只不過郭盛、歐鵬、鈕文忠、方瓊、安士榮、於玉麟幾人也不是吃白飯的,他們見狀立刻帶著戰力較高的親兵衛隊前來圍堵。
其中歐鵬一上來便對上了陸清,兩人見面也不搭話立刻交手。摩雲金翅在水滸傳小說的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中排第四十八位,上應地闊星,還擔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歐鵬本就是個比較勇猛的人,在這條時間上早早追隨杜昱,武功有所見長不說,身上的鎧甲都是現代時空的工業產物。
武力超出陸清不少裝備又比他好這仗還怎麼打,歐鵬只試探了兩個回合便大膽出手,果然在五個回合之後便一槍捅穿了陸清的鎧甲將屍體高高挑起。
歐鵬的吼聲讓蕩寇軍士氣一振,攻擊衝陣的田虎軍更加買力了。
郭盛見狀立刻加快了攻擊節奏,手中的方天畫戟上下翻飛,將梅玉逼得手忙腳亂,要不是秦英前來助陣恐怕早就步了陸清的後塵。
此時方瓊截住了金禎,安士榮截住了畢勝,於玉麟截住了潘迅,幾對將領廝殺到一起一時間難分勝負。
孫安倒是想趁亂逃走,可惜他被立功心切的鈕文忠正面截住,雙方各揮兵器戰在一處。不得不說屠龍手的功夫不錯,不過雙劍用在江湖遊鬥尚可,在馬上對戰就吃了大虧。
鑌鐵劍太短,面對鈕文忠的三尖兩刃刀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鈕文忠久經戰場更懂得揚長避短,御馬作戰始終都與孫安保持一定的距離。
屠龍手孫安越打越憋屈,他想近身與鈕文忠對戰,可對方始終堤防這一點,不斷利用三尖兩刃刀到長度優勢與他纏鬥,當真如同癩蛤蟆爬腳面不咬人它噁心人。
隨著歐鵬等將領加入戰鬥,局勢很快就穩定下來,孫安等人組織的突圍隊伍被蕩寇軍結結實實的攔在城門不遠的地方。
此時城中的局勢已定,沒有了將領的指揮越來越多的田虎軍選擇放下武器投降,僅有少數橫骨插心的悍匪仍在掙扎,但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不過由於田虎軍的人數太多,一時半會劉唐等人還抽不出精力來城外助戰。
盧俊義站在城樓之上指揮作戰,直到此時他才鬆了一口氣。倒是在城中坐鎮的呂方變得異常忙碌,一邊要維護城中的安定,一邊又要接手成群結隊的俘虜。
他是少數幾個直到杜昱秘密的人,對官軍之中的功勞並不在意,對他來說與其賣力的剿匪不如多給梁王收攏一些人手。
歐鵬就不一樣了,雖然他追隨杜昱的時間較早,但並不是梁山泊出身也並不知道梁山和沂州之間的秘密,直到現在他還認為自己是在為朝廷效力。
所以對歐鵬來說沙場建功就比較重要,這不在挑死陸清之後,他立刻找到孫安,打馬衝過去與鈕文忠雙戰屠龍手。
孫安應付放長擊遠的鈕文忠本就吃力,又衝過來一個摩雲金翅歐鵬那還應付得過來,也就是身邊幾個親兵願意為他搏命這才勉強支撐。
不過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時間一長將領和小兵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歐鵬的金頂沖天槊左挑右刺接連擊殺了數人,將孫安身邊的護衛清理一空。
他本人再度衝上去助戰,鈕文忠見來了幫手立刻改變攻擊策略,晃動雙臂開始以力壓人,每次交手都大開大合,迫使孫安與他硬拼力氣。
如此一來孫安只能被動應對,以雙劍不斷招架鈕文忠劈砍來的三尖兩刃刀。旁邊再有歐鵬不斷從側面攻擊他的軟肋,屠龍手心中一涼,他明白現在再想抽身已經不大可能。只能想辦法搏命臨死前拉一個墊背的再說。
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鈕文忠和歐鵬都是久經戰場的人怎麼看不出他那點心思,而且兩人夾攻本就佔據絕對優勢,孫安這種江湖路數怎麼可能威脅到他們。
兩人也不近身就這麼你掄一下我砸一下的消耗孫安的體力,僅僅一炷香的功夫,孫安就通身是汗雙臂痠麻,掌中的雙劍都拿不穩了。
再招架完歐鵬又一次的大力橫掃之後,他終於透支脫力,雙劍都被磕飛了。還未等他有所反應鈕文忠的三件兩刃刀就架到孫安的脖頸之上。
不管怎麼說雙方都有過同袍之誼,而且在臨陣之前副帥盧俊義就叮囑過他們,要儘量活捉屠龍手孫安。鈕文忠犯不上為了些許功勞就對昔日的同袍下死手,江湖不只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
刀架到脖子上孫安只能苦笑一聲,主動下馬受縛。
此時,郭盛以一敵二卻大發神威已經斬殺了梅玉和秦英。而方瓊則斬殺了金禎,安士榮一槍刺死畢勝,倒是於玉麟逼的潘迅下馬受縛,逃得一條性命。
至此孫安帶出來的援軍,將領級人物全部被蕩寇軍拿下。剩下的那些軍兵沒了主心骨立刻一鬨而散,再也沒有什麼組織性可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埋伏戰宣告結束。
孫安和他的三萬援軍全軍盡沒,除了戰死沙場的幾乎都做了俘虜,偶爾有幾人趁著夜色和混亂逃出生天的是極其幸運的漏網之魚。
盧俊義就這樣一網打盡孫安的援軍,實現了對孫安從名號到實力上的全面碾壓。
喜歡穿行宋末請大家收藏:()穿行宋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